•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中国道路的时代必然性

2013-10-16 15:25 来源:求是网络版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辛鸣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走出的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道路在当代的集中体现。中国道路不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更具有深刻的时代必然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强之路、共赢之路、创新之路。

  自强之路:对历史方位的清醒认知

  马克思曾经讲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国情就是这样一种既定的条件。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发展程度都是不可选的、是既定的,甚至是特定的。

  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告诉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不符合国情的教条和模式出发。中国道路就是在对中国社会历史方位清醒认知的基础上,对这一最大国情的认真遵循。

  中国道路走到今天,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依然是第一要务,是硬道理。坚持中国道路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着力消除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就是要调动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氛围和环境,在保证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同时,促进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就是要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赶上并超过西方发达国家。自强之路、赶超之路意味着中国道路不是对西方模式的“移植”与“克隆”,而是对西方发展范式的突破与超越。

  也许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通往罗马的路是一定到不了香格里拉的。实现中国梦只能走“中国道路”。现代西方社会发展道路是在其几百年的资本主义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背后有着上千年的西方文化滋养,有着近百年的海外殖民掠夺“资本”。面对这样的发展道路,中国学不来,不能学,也没有资本去学。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结果“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在西方范式内发展,中国可能会有小的进展,但难有大的作为。只有跳出西方模式的三界外,不在西方发展的五行中,才能真正地“超英赶美”。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不是一种借口,不是一时权宜,而是始终必须,永远必然。

  共赢之路:对时代主题的深刻洞察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人类社会的行为模式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样态。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中国道路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坚持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持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正是对时代潮流的自觉顺应,对时代主题的深刻洞察。所以党的十八大再一次重申“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奉行和平发展的中国道路构建的是一种 “新型国际关系”,其核心就是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三个共享”:各国和各国人民应“共享尊严”,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因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各国和各国人民应“共享发展成果”,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各国和各国人民应“共享安全保障”,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

  主张合作共赢的中国道路倡导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让中国与世界分享“和平发展红利”,增进人类共同利益。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指出的,“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

  这些年来西方社会的一些人总担心中国强大了会对世界构成威胁,这样的疑虑是源于他们在西方文明范式下认识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确实,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插上帝国的旗帜,并以女王的名义宣布占领;英国蒸汽机革命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拓展海外殖民地。但是,与哥伦布大体同期稍早的中国郑和七下西洋,比哥伦布还多三次,可所到之处播撒的是和平的种子,送去的是文明的善意,传播的是文化的光辉。不同文明的熏习下是不同的行为模式与不同的价值评判,一个以和平和谐为基本价值理念的文明,在历史上是和平善良的,在今天、在未来同样也是和平善良的。

  习近平主席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庄园会晤时指出,中国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这个论断也是对中国道路开放性与包容性的阐释。中国道路以其文明的逻辑告诉世界一个道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自由发展是一切国家、一切民族自由发展的前提。历史并没有终结,人类社会并不是只有资本主义一条现成的路,还有很多更有前途的新路有待人们去开辟;人类的价值从来不是单一的,五彩缤纷的价值争奇斗艳共存共生才是人类社会本来和应该的价值图景。

  创新之路:对庄严使命的自觉担当

  关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虽然早已经破题但远未结题。完成使命、兑现承诺,必须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中国道路是一条创新之路。

  中国道路是不断用新思想、新做法、新实践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开放创新之路。三十多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就是一条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之路。中国道路以创新的精神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通过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用宽广的视野和科学的方法锻造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这一重大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中国道路是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创新之路。社会实践不可能脱离开理论逻辑,但理论逻辑毕竟不能等同于现实的社会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要面对这一问题并作出自己创新性的解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指出,社会主义新社会,“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做过深入探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项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违背这些基本原则,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通过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走出了一条把理论原则变为真实社会状态的现实路径,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道路是破解人类社会发展共同难题、实现中国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新路。近四百年来传统工业文明实现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物质大丰富、经济大繁荣,但也给人类头上悬起了一柄空气污染、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达摩克利斯剑。人类社会不能不发展,但又不能这样饮鸩止渴的发展,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作为中国道路重要内容之一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把中华文明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与西方工业文明有机结合创造性转换后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样态,把发展工业与保护生态有机结合起来,走又好又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文明新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道路为世界不仅贡献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还贡献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原标题:中国道路的时代必然性

(南方网编辑:郊北)

编辑:莫凡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