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充分发挥企业 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2018-06-25 09:47 来源:南方日报 田秋生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是广东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完成好这一任务,必须加快建立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生更多科技创新主体,集聚更多科技创新要素,营造更好科技创新环境,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企业是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主体,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科技创新大部分产生于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据统计,每年全球发明的新技术与新工艺中,70%以上来自于世界500强企业,广东90%的科技成果来自于企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整个经济的科技创新能力。举凡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国家,没有哪个不拥有较多大企业。研发经费大部分来自于企业特别是大企业。2017年,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100家企业中,有73家是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和德国,65%以上的科研经费来自于企业部门,日本超过70%,广东大约为90%。只有大企业才能支撑庞大的研究队伍。

  大企业是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天然载体,只有大企业才更有能力集聚创新要素。比如作为第一资源的人才,科技人才不是孤立存在的,大部分依附于大企业。人才总是缺乏的,但大企业的人才缺乏问题并不像中小企业那样突出,原因就在于大企业能够集聚更多人才。在技术创新上,企业研发机构天然比其他科研部门更有优势,它更贴近生产一线和客户,更了解生产需要和客户需求。因此,技术研发机构更适合于放在企业,企业也更需要设立技术研发机构。

  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必须着力实施促进企业成长战略,推动产生更多企业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创办方面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企业的创办;公司上市方面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企业的上市;利用行政服务、享受产权保护方面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影响企业的经营、创新和发展。要树立服务企业的政府工作理念,把服务企业作为政府日常工作的宗旨和职能;要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和“多规合一”。

  持续营造尊重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氛围,培养更多企业家。创办企业需要企业家,科技创新也需要企业家,科技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引进同样需要企业家。经济的竞争、企业的竞争、科技创新的竞争,实际上都是企业家的竞争。

  完善促进企业并购政策,推动产生更多大企业。并购是企业成长的一条道路,是企业快速做大做强的一种方式。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和改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消除各种显性和隐性障碍,推动企业通过并购做大做强。2016年全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广东34家,而江苏、浙江、山东分别为47家、89家和77家。这意味着,广东培育制造业大企业的任务更为重要和迫切。

  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必须建立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科技创新要素

  探索推行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的“众包悬赏式”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和研发经费资助方式,即由企业根据自身技术需求提出招标项目,由政府对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研发经费资助。这样更有针对性、更好管理、更有效率。

  调整人才引进思路和使用方式。在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以优惠待遇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政策,具有突出的“囚徒困境”性质,各地出价越来越高,人才引进越来越难。应调整引进人才的思路和方法,把引进人才的工作重点放在促进企业成长、筑巢引凤上。政府只管宏观人才战略和政策并提供适当服务。同时,改变人才使用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更应如此。

  推动发展科技金融,创立科技创新基金,促进风投、创投、天使投资机构发展,推动产业、科技与金融融合,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好金融支撑。

  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必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科技创新产生更大推力

  近年来,广东为了推动科技创新,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举措,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从实践来看,为了发挥更好更大作用,需要作些调整完善。

  一是改革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只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的做法,将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更多企业。一个企业能否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要看企业的条件,不要以企业的“帽子”为条件。不管什么企业,只要符合条件,就应该可以享受科技创新优惠政策。二是改革创新券发行管理办法,实行统一发行,全省流通,与科技项目“悬赏式”招标方式相结合,并将创新券的发放、审核、兑换委托技术转让平台代为处理,实现创新券的发放兑换与实际发生的技术转让活动精准对接。克服目前各市独自发券情况下研发合同真实性核实困难、兑换周期较长的问题。三是在持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和税费减免的同时,加大政府鼓励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让更多企业和相关服务企业中介机构能够了解和运用这些政策。此外,还应进一步营造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树立创新意识,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探索知识产权的运营管理。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武海林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