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夯实全民海权教育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2019-07-09 15:17 来源:南方日报 占毅

  2019年7月11日,是第十五个“中国航海日”。国家设置这个重要节日,既是为了纪念十五世纪初明代航海家、世界航海先驱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的航海远洋壮举,又是我国人民海军、涉海院校和涉海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共享佳节,也是定期举办向全民宣传普及海洋文化知识、展示我国悠久海洋文明、强化海权意识、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全国性重要文化活动。

  早在2500多年前,著名的古希腊海洋学家狄未斯托克曾经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了一切。”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蓝色宝库和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是当前国际战略竞争的聚焦点、制高点和新场域、新引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濒海国家的共识。深海大洋已经成为全球濒海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地,向深海大洋要能源资源、要发展空间、要经济利益的“蓝色革命”正在席卷全球。

  在当今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瞩目海洋资源并强势介入、争夺海洋空间的复杂背景下,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我国不但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而且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蓝色海洋国土,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建设海洋强国无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全体国民海洋意识的激活与勃兴、海权观念的觉醒与强化、海洋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海洋科技的创新与发达、海上武装力量的壮大与强盛等诸多方面,任重而道远。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不可能一蹴而就,夯实全民海权教育,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系统工程的出发点和根基所在。

  夯实全民海权教育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题中之义

  海权兴则国强民富,海权衰则国弱民穷。海洋事业的发展关乎国家兴衰安危与民族生存发展。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石,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全民参与、全面协同、全程建设,筹划海洋、走向深蓝,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质变飞跃。向海而兴、背海而衰。国民海权观念尤其是决策者的海权意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国家海洋事业的兴衰和经济社会发展。自明清以降,受海禁锁国思想和黄土文明、农耕文化的长期影响,国民海洋意识淡薄,海洋文化缺失甚至错位,海洋实践缺位,海上武装力量弱化,有海而无疆、有疆而无权、有权而无防,我国近代海战屡屡失败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惨痛教训。

  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人民海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沧桑巨变,有力且有效地维护了国家海洋权益,坚决捍卫了我国蓝色海疆,是庄严宣示新中国海洋国土主权的钢铁长城。我国海洋国土安全、海洋权益始终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断夯实全民海权教育,逐步增强国民参与建设海洋强国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强化对建设走向深海大洋的“海上长城”与“海上铁路”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成为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题中之义。

  全盘拓展丰富海权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建设海洋强国,不仅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而且要构建繁荣的海洋文化、发达的海洋经济、浓厚的海洋意识、优美的海洋生态等诸多方面。相应地,新时代全民海权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海洋国土安全的捍卫与维护,必须与时俱进,给予更加丰富更加饱满的内涵和外延。

  新时代全民海权教育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中华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海洋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海洋经济的发展与壮大、海洋意识的觉醒与勃兴、海洋生态的保护与涵养乃至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与维权等诸多方面,全盘拓展国家海洋权益意识、海洋安全意识、海洋文化自信等教育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意识、海洋文化、海军发展、海洋科技、海洋安全等系列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等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海权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是全民海权教育的重要内容。

  全面普及强化我国近现代海防史教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翻开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到中法海战,从甲午海战到八国联军入侵,中华民族危机无一不是列强来自海上的坚船利炮,战争失败的结果无一不是我国海权丧失。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海防屡被侵犯的海权丧失史、海军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誓死抗击来自海上外敌入侵、坚决维护国家海权的英勇抗争史!从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世界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470多次,我国几乎所有的重要港口和港湾岛屿都曾屡遭外敌的蹂躏与践踏。中华民族的百年海洋屈辱史莫不与近代中国有海无防、闭关锁国息息相关。

  海权兴则民族兴、海军强则国家强。70年来,人民海军筚路蓝缕,从近海到深蓝,向海图强,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捍卫国家主权,保护海内外华侨华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助力国家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快速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赢得国际国内普遍赞誉。2008年以来,人民海军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10余年成功护航,不但有效维护了我国海外利益安全及他国船舶航行安全,而且向全世界展示了人民海军良好的国际形象。2015年人民海军军舰在也门亚丁港高效撤侨,这是我国海军第一次使用武装战舰从海外撤侨,更加彰显了人民海军为人民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在我国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方位提升海洋意识自觉与文化自信

  海洋意识是海洋文化的核心要素,海洋文化是海洋意识的天然载体。海洋文化是一个庞大系统的集成体系,主要包括海洋意识、海洋历史、海洋地理、海洋军事、海洋科技、海洋资源、海洋开发和海洋生态等诸多内容。海洋文化既象征着国家软实力,更代表了国家硬实力。

  中华民族深耕大海,扬帆远航,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明: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东南部百越人就发明了“筏”,在发明舟船之前这是第一种水上载运工具;我国造船业历史悠久,从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独木舟”和“最古老的造船作坊”算起,距今8000年左右;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指南针,为人类越洋过海导航指向,开创了世界航海史的新纪元;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三国两晋、兴盛于唐宋、衰落于明末清朝,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千百年来妈祖海洋文化是我国沿海人民乃至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的精神财富,更是海内外华侨华人的文化纽带;明代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前无古人的辉煌壮举,昭示了我国航海技术和造船工业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诸如此类璀璨夺目的中华海洋文明,都有待于进行全方位深度挖掘、全程系统开发和整体彰显,拓宽领域普及中华海洋文化,逐步提升中华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自觉自为,走近海洋、认知海洋、经略海洋,牢牢把握世界海洋发展新趋势,不断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全新升级海权教育的形式与路径

  当今社会,以智能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国民海权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亟需创新升级。探索利用电影电视、互联网、微视频、微博微信、动漫卡通、海岛休闲、游艇观光旅游等手段,丰富海权教育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拉近国民与海洋之间的情感距离,并在此过程中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感受海洋气息春风化雨般的熏陶和同化。

  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除了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传统形式,还应充分利用中国航海日、海军建军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世界海洋日、世界海事日、世界海员日等重要涉海节日,扎实开展以维护海权、爱我海洋为主题的网络宣传、视频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充分发挥自媒体正能量、辐射新媒体、汇合融媒体,多渠道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切实增强国民经略海洋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走向海洋、走进海军,军民融合、军地共建,参观实习、形式多样,已经成为新时代开展全民海权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海权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

  作者系广州航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编辑:杨雪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