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加强宜居环境建设提升广东城市品牌形象

2019-08-26 11:34 来源:南方日报 何军红

  地理位置或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即城市可以被品牌化。城市品牌化是一个持续的管理过程,既包括城市品牌化的战略执行,也涵盖为城市品牌化各执行环节提供的管理支持。城市品牌形象是城市的自然、历史、人文、经济、建筑等各要素在公众头脑中形成的整体印象。城市品牌主要包括城市文化品牌、城市投资品牌、城市旅游品牌、城市宜居品牌等子品牌。

  广东城市宜居品牌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品牌形象中的宜居成分,因而城市宜居品牌建设也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管理者的关注。城市宜居品牌形象主要受到生态环境健康程度、城市安全性、生活便利度、生活舒适度、经济富裕程度、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的影响。2019年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宜居宜业宜游”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之一,作为有9市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在城市宜居品牌的建设上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笔者所在的城市品牌课题组对2017-2018年度广东省21个主要城市的城市品牌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广东省的城市化率和地方GDP仍在持续增长,但其城市品牌发展指数(CBDI)却呈下行趋势。而在各城市子品牌的发展中,城市宜居品牌发展相对较好,城市宜居问题已成为广东各地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东莞正朝着“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城市新形象迈进;珠海正在创建“生态宜居”城市等。其中深圳、广州、中山的城市宜居品牌指数位于广东省前三甲,分别是0.541、0.506、0.421,在全国分别位于第4位、第6位与第24位,说明广东省城市宜居品牌建设还有上升的空间。

  解决突出问题提升城市吸引力,强化城市宜居品牌建设

  目前,广东省城市宜居品牌建设中存在的较突出问题主要是:第一,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及道路规划问题较多。如人行道、自行车道、无障碍通道、机动车转弯道与掉头道、高速路与公路的出入口等的数量和质量与公众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交通标识不够清晰;不同类型交通工具之间的接驳性差;城市到周边旅游景点的通达性不足等。第二,社会公共秩序治理需进一步完善。如机动车司机的交通违法行为较多;各类共享单车及电动车等乱停、乱放、乱行等;部分区域的社会治安不够安全。第三,生态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如公共绿地数量及面积不够等。第四,便民设施不足。如社区公共图书馆缺乏,社区免费运动及娱乐设施覆盖率不足等。第五,便民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第六,居民素质有待提高。

  广东各城市管理者应当杜绝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改变“宜居就是养老”“宜居就是落后”的观念,将更多精力放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以满足人们的便利性需要;强化绿化建设、水环境治理、机动车污染治理、噪音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社会治理,为城市居民创造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提供足够的文化体育等便民设施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与物质需要等,从而提升城市吸引力,强化城市宜居品牌。

  从六个方面着手强化城市宜居品牌建设

  良好的宜居品牌形象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与辐射力,不仅可以让居民满意,也可以吸引投资、促进旅游,从而带动城市的整体发展。综合考虑广东省目前宜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强化城市宜居品牌建设:

  第一,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交通管理部门需要深入到第一线,逐一排查不合理之处,相应地进行改善。首先,要将已经模糊不清、毁损的路标重新翻新,尤其是要对道路交叉路口和高速路出入口的路标进行重点排查,并尽可能将所有路标、各种道路交通站点的播报及指示做到中英文化,以增加外籍旅行者的良好体验。其次,要加强市内通往景区和农村的交通设施投入,并合理规划好不同类型交通工具的接驳,以提升向外界展示广东地方特色文化与景点的机会。再次,增加公路及高速路的出入口,让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惠及沿路居民,可以考虑每公里设置一个出入口。最后,要完善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人行横道、无障碍通道及交叉路口的设计与规划。在全民健身的今天,也可以将部分人行道设计成跑道,既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行走空间,也为他们创造了锻炼的机会。

  第二,加强社会公共秩序及安全的治理。公共安全度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只有有了安全感,居民才能安居乐业。因此,需要对道路不文明行为进行惩戒,如对车道的违规占用、不良驾车及骑行行为进行严格管制。对于治安不太稳定的区域,要做到警察、警车24小时巡逻,提升摄像头覆盖面,争取做到公共区域摄像头安装及运行无死角。

  第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具体而言,需要严格贯彻落实居民垃圾的分类投放;合理规划市政建设,减少粉尘与噪音对居民形成的困扰;通过增加市区公共区域的绿化面积、大规模增加公路及高速路两侧树木的种植、提倡居民在房子周边及阳台进行绿色植物种植等方式来改善生态环境。

  第四,完善公共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及娱乐等便民设施。目前,广东不少城市的歌剧院、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并不缺规模,但覆盖度不足。可以强制各社区配备基本的便民设施,如幼儿园、小而安静的社区阅览室、菜市场、社区诊所、社区免费运动区域及儿童游乐场等,让居民走出家门就可以锻炼、买菜、提升文化素养及进行休闲娱乐等。

  第五,完善便民服务机制。广东各城市需要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并进行业务创新。如对于目前居民开展较多的公证服务,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各银行营业网点分布广、客户数据全的优势,在公证服务委托方所持有银行卡的开户行开展相应服务。也可以在全社会推广并认可数字签名,以简化签名程序。

  第六,提升居民素质。城市居民作为城市宜居品牌营销的主体,他们的行为、言语都会成为城市的“代言人”,不文明的行为与语言会迅速在网络上传播,给城市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反之,良好的居民行为会给其他群体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从而提升城市吸引力。可以考虑在城市定期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鼓励居民讲文明、树新风;大力推广并普及志愿者服务,鼓励居民乐于奉献,在奉献中感受快乐等。

  作者系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编辑:杨雪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