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间正道

2019-11-12 15:20 来源:南方日报 刘鸿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历经风雨洗礼、一路披荆斩棘、实现沧桑巨变,走出了一条举世无双的人间正道。道路是旗帜、是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这既是对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升华,更是明确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的使命担当,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正本清源、凝聚共识、指明方向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首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人民衷心拥护、适应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雄辩证明,面对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挽救不了中华民族的深重危机,更加不可能实现人民幸福、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以洋为师、不断西化”的戊戌变法,一次次的突围都遭遇了失败,传统文化由于内在的局限性无法通过自身带领民族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型。从我国历史文化的母体中,产生不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同样雄辩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以古鉴今。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思维方法、道德修养、人文教化等方面的巨大思想价值,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170多年间,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理论成为现实,从一国走向多国,既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胜利,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失败,更迎来了新时代发展的光明前景。随着革命的发展、实践的深入和研究的拓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特别是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在《共产党宣传》《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著作中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阶级划分标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关系、社会分工的性质、国家制度的演变等多方面描述了他们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发展景象。如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一个昔日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取得胜利,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和平共存、竞争发展的格局,远远超出了当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不是终极真理,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我们不能苛求前人为解决我们今天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题,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要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时俱进,站在历史、时代的高度研究新问题,始终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让马克思主义持续照亮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我们党98年来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检验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经历了生死考验,跨过了曲折困难,不断成熟壮大,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没有止境。回溯历史,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展望未来,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也是我们党创立至今始终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了什么人的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成败的根本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党始终毫不动摇、立场鲜明,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明确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现代化。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唯一的,在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不同的发展路径。中国这样一个人口第一大国、人均资源贫瘠国,如果只是简单照搬照抄国外现代化的发展模式,那么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将越走越窄,最终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将受到损害。我们既要充分吸收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又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兼收并蓄,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的力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在自身探索现代化之路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西方道路的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社会问题提供中国经验、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面对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全人类的共同目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永远不会过时,而是始终闪耀着思想光芒、真理光芒,始终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指路明灯。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走出一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编辑:武海林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