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 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2020-11-23 10:31 来源:南方日报 李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一提法是五年规划历史上的第一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是对新发展理念内涵的再丰富,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和广东建设科技强省的战略指导方针。

创新贯穿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建议》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此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无论是总结过去发展经验还是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远阶段谋篇布局,“创新”都是贯穿其中的鲜明主线。

在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建议》提出要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在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时,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列在首位。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我们要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只有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新的发展优势,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

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撑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十四五”时期的核心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这凸显科技创新的“全局性”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整体性、系统性的重大进步,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云计算等领域已处于并跑甚至领跑阶段,科技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科技自立自强强调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和自主掌控,强调通过科技创新解决我们面临的“卡脖子”问题,这与我国一直强调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一脉相承的。只有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从依附型变为自主型,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并能和国际接轨,形成创新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打通“双循环”,形成新发展格局,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今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国家最高决策层作出了“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判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的主题,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质量与科技创新存在直接的正相关关系。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的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同时,科技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更高质量,质量与创新共同作用形成生产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是微观质量,而科技创新能力是微观质量的终极决定因素,科技创新成果最终会体现在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上。科技创新也直接推动宏观质量的提升。构建国内大循环,仅靠消费和投资“循环”不起来,必须有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行配合,这是宏观质量提升的重要方面,而背后的核心驱动力在于科技创新。一方面,科技创新、高质量供给可以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而这种需求是顾客意料之外的需求。当产品在市场上对消费者产生魅力,产品具有高技术含量,市场由自定标准主导,通常经济发展就处于高质量水平了。另一方面,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人均收入增长,进而促进消费增长,内需扩大,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必须全面部署,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协同发挥作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与开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一些优势领域打造“长板”,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夯实国际合作基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探索新型举国体制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企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编辑:曹晓静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