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向着实现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2020-11-23 10:51 来源:南方日报 欧阳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中国梦是一种为公众易于接受的形象表达,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提出8年来,在国内外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逐步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最大公约数。大力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向着实现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亟须深刻理解把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梦直面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人民的梦,反映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鸦片战争以来18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社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事实也诉说着历史: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我国历史上先后出现的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彰显了经济文化发展的繁荣景象和中国社会治理的博大智慧。然而,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开了向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截至1901年,中国8次对外赔款高达19.53亿银元,相当于清政府当年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6倍。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更是连基本的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所有这些不能忘却的历史背后,是国家的软弱、民族的衰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国家和民族被随意欺侮的时候,中国人民岂能有个人梦想?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也彰显历史担当者的风采。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华民族迎来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曙光。

  28年浴血奋战、苦难辉煌,建立起新中国;70余年发奋图强、艰苦创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所以说,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国梦以民生梦为底色,是发展梦和尊严梦,彰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中国梦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举全国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胜利在望,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书写出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内涵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升。中国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日之中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中国早已告别屈辱的历史,中华民族早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在世界上早已有了自己的尊严。党的十九大提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根本指向就是让人民群众不仅过上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而且把共同富裕、民主充分、文明发达、社会和谐、美丽中国等贯穿实现中国梦的全过程,使中国社会全面进步、更加公平正义,使中国人民全面发展、更加受到尊重。中国梦反映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实现中国梦之时,也就是中国人民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之日。

  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也是创造者和享有者,昭示中国梦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向着实现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艰苦奋斗。全体中华儿女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这就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有了这种精神和力量,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又有什么“娄山关”“腊子口”不可征服?还有什么“雪山”“草地”不能翻越和跋涉?更何况,实现中国梦已展现出无比灿烂的前景。

  中国梦直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表明中国梦不是简单地重新寻回昔日的荣光,而是让中国走向未来,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梦追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要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深化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例如,在推进经济建设走向现代化方面,最为突出的创新是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新时代,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探索和创造低成本、高效率、奉行良法善治、广泛参与的治理体系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美丽”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不仅为中国梦绘上了浓浓的绿色,更让早已不堪重负的地球实现休养生息成为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社会的主体是人,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权利义务、文明程度等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培养和造就时代新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国人成为有信仰信念、有国际眼光、有担当精神的过程,也是实现中国梦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中国人民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一定能开新风、出新策、创新业,早日实现中国梦,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

  中国梦直至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直至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全人类的福祉。

  中国梦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命运。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梦不仅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而且在国际社会产生巨大影响。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尤其是“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呈现的“风景这边独好”,国际社会对中国梦出现一些曲解和误读、疑虑和猜忌,一些人担心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威胁”,有的将中国梦歪曲为“扩张梦”“霸权梦”,还有的认为中国会跌入所谓大国冲突对抗的“修昔底德陷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愿意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顺风车”,实现共同发展,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显而易见,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进步不是倒退,是合作共赢不是零和博弈。

  中国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说过,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试想,用占世界7.2%的土地让占世界人口20%的人民过上好日子,用与美国相当的疆域养育4倍于美国人的人口,实现人民安居乐业,这难道不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试看,中国梦不仅不满足于“独善其身”,而且要在“兼济天下”中发展自己,通过发展自己更好地兼济天下、造福世界。中国经济总量从2016年突破70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近10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中国是最大的货物出口国和第二大货物进口国,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伙伴关系,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额居世界前列,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是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的中坚力量和引领者。这岂能不是对世界的贡献?中国梦坚持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实践已经证明: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中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当今世界是个“地球村”,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告诉世界,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只有携手并肩,才能穿过风雨、迎来阳光。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与人为善,也收获着世界人民的友善和情谊。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忆往昔,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绝非仅仅是经济富庶与国力强盛,更是文明的传播与文化的弘扬。看今朝,中国提出和推动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多次被写入联合国文件,正在成为中国梦联接世界各国人民美好梦想的“桥梁”,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路径和有效载体,提出7年来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文件。向着实现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中国将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理论部哲学·科社室主编

编辑:曹晓静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