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理响广东|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走向科学的

2024-06-21 14:51 来源:南方网

  【开栏语】每个人都离不开学习,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汲取人类智慧、探索世界真理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境界、锻造能力的睿智选择,是增强服务本领、担当时代使命的思想灯塔。在广东省委宣传部和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理响广东——南方理论微课堂”(第二季)邀请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授,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共产党宣言》《资本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6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给广大网友带来不一样的理论陪读课堂。

  【本期主讲人】张浩,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摘要】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全面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现实根源,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也被列宁称为“每个觉悟的工人必读的书籍”。今天,我们重温这部杰出著作,对于我们系统地了解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仍具有重要意义。

  一、写作背景:为捍卫和传播科学社会主义而作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欧各国工人运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工人运动指导思想。然而,德国工人运动和工人阶级政党时常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杜林主义的影响,在党内和工人运动中造成很大的思想混乱。

  为了帮助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解决思想上的混乱,维护德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团结统一,捍卫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思想,保证德国工人运动的正确方向。恩格斯从1876年5月至1878年7月,历时两年多写出了《反杜林论》这一传世巨著,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三个方面对杜林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和清算,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由于社会主义政党纷纷在各国建立以及工人运动的开展,迫切需要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读物。在这样的形势下,恩格斯将《反杜林论》中的三章正面论述的内容抽取出来,改编成一本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小册子。该书通俗易懂,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在短短的10年间就被译成欧洲十多种文字,成为当时影响很大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

  二、鲜明特点: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性、整体性、大众化

  斗争性:1871年至1875年间,杜林先后发表三本著作,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领域宣扬唯心主义先验论、庸俗经济学和冒牌社会主义学说,扬言要用他的“最后的、终极的真理”来一次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变革”。面对杜林等人发动的挑战所带来的严重形势,恩格斯毅然“亮剑”。《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本书,就是批判冒牌社会主义错误思潮的理论斗争成果,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的创新成果,也是集中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理论建设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批判斗争中创新发展的规律。

  整体性:《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很好的入门书,而且是浓缩版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并不是分门别类的孤立学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经济学为社会主义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由此产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主题、实质和灵魂。恩格斯在这本书中,十分精炼地将它们融会贯通地体现在全书正文各章中,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大众化: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本书中,为了让学术性著作适合群众阅读的需要,恩格斯对《反杜林论》中的原文作了28处补充和修改。形式上,删改了一些不必要的外来语,只留下工人群众已经熟悉的外来语。内容上,由于概括了工人群众的一般生活条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工人群众比所谓“有教养”的资产者更容易理解。

  三、主要内容: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全书由前言、序言、导言和三章正文组成,中心内容是说明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变为科学的,并围绕这个中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考察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恩格斯强调,“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必须抛弃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第二章,考察了德国古典哲学及其遗产,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恩格斯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思维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比较,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认为只有遵循唯物辩证法才能真正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才能为社会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依据。恩格斯科学地预见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阶级消灭,国家消亡,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真正主人。他还强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使被压迫的无产阶级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解放的条件和性质,最终完成解放世界的神圣使命。  

  四、现实启示: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彰显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意义,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重温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有助于我们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源头上深刻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而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重读这部经典,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推而广之,对于我们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而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掌握得怎么样,研究宣传得怎么样,“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清楚与否,是否了然于心,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重读这部经典,有助于全面科学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与人类历史特别是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去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展规律。

  重读这部经典,有助于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是头脑主观的发现,其科学性正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现实基础之上。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这正是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的现实体现。


  总策划:侯小军

  总监制:金强

  统筹:王萍

  编导:江海燕 曹晓静 刘帅 王沛容

  主讲人:张浩

  摄制:李江锐

  设计:武君丽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陈学德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