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奋力推动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南方网、“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粤学习客户端推出《理响广东——南方理论微课堂》,邀请广东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用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生动鲜活的身边故事,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期主讲人】林晓希,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文字实录】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理响广东,我是林晓希。
近几年,《唐宫夜宴》火爆出圈、《只此青绿》惊艳刷屏,我们从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国风国潮元素在青年朋友中的大流行。其实无论是国风手办的热销和国潮服饰的兴起,还是以京剧戏腔翻唱古风歌曲成为流行,都很好地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活力,也彰显了青年一代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愈加深刻的文化认同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国风国潮的流行就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连续性的体现。只有不忘本来,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才能深刻理解古代中国,从而更好地理解现代中国、展望未来中国。纵使时光荏苒风云变幻,悠悠五千载历史所传承的中华文明却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由一代又一代人接续书写。
承接前人文墨,续写时代华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的“素材库”:“自胜者强,自强者胜”,映照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彰显高尚坦荡的精神境界;“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昭示忠诚坚贞的理想信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秉持仁、义、礼、智、信,推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导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当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养分,国风国潮的“风”和“潮”均传承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丰富的“素材库”。
继承是为了发展,转化是为了创新。在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唯有不断守正创新、推陈出新,摒弃东施效颦的模仿、超越刻舟求剑的守旧,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文化自信。
国风国潮的大流行作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成功实践,恰恰体现出中华文明蕴含的创新性。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这种突出的创新特性使中华文明得以接续发展、保持勃勃生机,推动了中华文化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更好地面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民族走向世界。
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节假日穿着华美的传统服饰走上街头,在异国他乡演奏古老的乡音,在影视、游戏创作中加入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他们在用青年的视角讲述中国人的故事,以自己的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认同、理解和再定义。这些都是青年一代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认同和热爱的真实表达。
新时代涵育青年人的文化自信,要把握好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等突出特征,在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繁荣,推动中华文明焕发荣光。
总策划:侯小军
监制:金强 张纯青
统筹:李琳 王萍
编导:江海燕 曹晓静 刘帅
主讲人:林晓希
摄制:李江锐 陈少俊 陈子天
设计:武君丽
支持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特别鸣谢: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