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发展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对外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了开放发展新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开放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发展新理念的理论内涵,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有利于继续推进对外开放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新时代新征程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科学指引。
一、开放发展新理念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科学指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表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从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起步,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开启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创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把扩大市场开放和推动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相结合,实现了向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彰显了我们党扩大开放的决心和勇气。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开放事业全面推进,正在由开放大国向开放强国迈进。
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一轮改革开放提出的新命题。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提出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就是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改革开放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总结了开放发展新理念。开放发展新理念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目标、动力、布局、原则等一系列问题,这既体现了对经济全球化本质和发展趋势的深刻洞悉,又体现了对我国开放发展方向、目标等的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开放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开放发展新理念注重解决高度全球化中我国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具有创新性、战略性、引领性,在对外开放历史进程中翻开了新的时代篇章。开放发展新理念的理论内涵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对全球化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世界范围内的矛盾运动的科学判断,对于正确处理我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二是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的高度,深刻分析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这一战略判断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即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制度型开放,完善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三是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理论观点科学回答了我国开放型经济与世界经济政治关系的基本走向。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既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国际空间,又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增添新动力。未来我国将在高水平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上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高我国与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互动质量。四是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相匹配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写入党章和宪法,而且多次写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文件,反映了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凝聚着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其深远影响随着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一步彰显。
二、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方向
以开放发展新理念为科学指引,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重点把握好以下方向。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扎实推进稳外贸,促进贸易创新发展,我国已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新发展阶段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推进优进优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推动绿色贸易发展。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办好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重大经贸展会,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二是坚持自信自立,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已经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韧性不断增强,综合优势不断凸显。因此,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坚持系统观念,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是我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由商品要素流动型向制度型开放的深化,应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推进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促进国内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接轨,增强对全球先进资源要素的吸引力,使我国在国际竞争合作中取得新优势。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我国的营商环境大幅优化,全球排名从2013年的第96位跃升至最新的第31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继续放宽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农业和制造业全方位开放,有序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
五是坚持守正创新,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要紧紧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目标任务,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发挥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加大开放压力测试,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全面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六是坚持胸怀天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毛艳华,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