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王宗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2022-12-15 10:40 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和时代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为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高校要激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生动力,把本科人才培养作为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把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营造数字化智慧化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从而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全面提高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是高等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强调人才的“自主培养”,彰显了中国特色人才培养的历史主动,既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本质体现,也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体系完整、协调并进、发展良好。然而也应看到,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由于部分高校过分注重规模和数量扩张,在办学经费不足、培养质量滞后等事实性矛盾的影响下,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生动力不足。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在要素领域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出发,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改变供给对于需求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增加有效供给,实现供需平衡。

  适应新时代新征程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高校必须聚焦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拓宽培养渠道,创新培养模式。这就要求各级各类高校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激发个人潜能,在人才培养供给侧为广大学生提供充足、多元、可获得、可选择的专业、课程、教师等优质要素资源。其中,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课程是专业的主要载体,教师是课程的质量保障。深化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优化顶层设计,丰富供给要素,特别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师“三大要素”的供给质量,完善本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赋予大学生自主选择权,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普遍性需要和个性化需求。

  完善人才自主培养学科体系,健全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体制机制。学科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高等教育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必须促进内涵式发展,在不同定位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人才培养专业结构宏观调控和管理力度,不断优化调整学科布局,改造升级学科结构体系,为人才自主培养提供学科支撑和研究平台。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意味着学校教育的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展,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鼓励师生互动、主动学习,发展学生的核心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长,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革大学生专业转换制度,赋予大学生更多自主选择专业权。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需要推动高校各院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与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内涵式发展,提升优质专业有效供给,促进优秀教师主动走向讲台去吸引优秀生源。为此,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中心等平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全方位服务和指导学生专业转换和专业分流;建立“转出无限制、转入有条件”的转换专业机制,降低转换专业限制,允许学生多次自主选择;完善主辅修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多元化发展的机会;实施大类招生、分段培养模式,通过提升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权,培养学院专业建设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发学院办好专业、专家教授等为本科生上课的内驱性动力,进而促进学校层面的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深化学分制改革,扩大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权。部分高校仍存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脱节现象,课程建设尤其是特色课程建设滞后,在课程这个人才培养核心载体上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学生自主选择优质课程受限。必须加快推进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在必修课之外,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教学要求,开设公共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让学生拥有更大自主选课空间。自主选择课程是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关键,为此要成立课程中心,全面负责深化学分制改革和课程质量控制;通过“课程超市”“学分互认”等手段,破除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制度壁垒,倡导师生合作定制课程与修读方案;引入课程竞争机制,发挥网络课程平台的资源优势,通过课程之间的良性竞争,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建立课程准入、考核、预警、退出制度,开展课程等级认定,提高课程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通过提高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权,倒逼专业切实提升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课程建设投入,为学生供给科学合理、优质充足的课程资源。

  完善教师考核评聘制度,赋予大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教师权。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一些高校的教师评价与考核机制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必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关系,优化评价激励与资源分配体制,使评价真正向教学倾斜,促进优秀教师资源共享。改革教师聘任、考核、晋升与退出制度,推动优质师资资源共建共享,探索建立师资短聘、临聘制度,为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提供制度和资源保障;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智慧化教学改革,建设“1+N”智慧教室环境,为教学方式创新提供保障;通过引进线上线下优质课程,建立“主讲+助教”双师课堂竞争机制,让学生通过试听课自主选择。通过提升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权,激励教师自我追求卓越、促进职业发展,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自觉开展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以研促教、以研优教、教研相长,切实提高课堂质量,促进师生良性互动,提升育人效果。

  (作者:王宗敏,系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