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百年探索

2021-11-12 11:01 来源:南方网 刘卓红 王玲

  摘要: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奋斗史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能够做到正确审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正确解决不同发展时期出现的各种社会难题,不断走出困境取得成功,在发展实践中不断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来指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坚持、运用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不懈探索和奋斗的必然结果,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思想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得以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包含着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论以及统一人们思想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发源于对工人阶级前途命运的思考,形成于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成熟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拓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创的理论形态,作为认识历史、认识社会以及改造社会的基本理论,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形成的方法论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基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将其称为“唯一科学的历史观”,正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和特征以及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最确切表达。

  历史唯物主义在19世纪德国的出现是哲学观的一次重大变革。作为以社会发展为一般对象的新的世界性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成为批判资本主义最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并在批判旧世界的进程中促成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断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历史唯物主义始终都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重要思想法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重视开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和教育,始终在实践中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断发展。

    一、作为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超越其他社会理论之处,在于提出了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马克思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史观进行深刻批判的前提下,汲取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进行革命性地改造,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及历史本身去探寻人类世界变化和发展的奥秘。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变化及发展源于自身内在的规律,“社会规律是社会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当人们运用这些规律指导自己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过程,借以确定自己行动的方向、道路和途径时,这些规律就转化为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不仅实现了历史观上的革命性变革,更重要的是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人类生存的世界提供了正确的方法。普列汉诺夫明确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首先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这表明历史唯物主义必然首先能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在确立历史是客观物质的前提下,历史唯物主义确定了从现实个人出发的新唯物主义方法

  马克思指出,人们创造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一观点体现出历史具有客观性,是无法假设和改变的。当我们讨论人类世界客观性之时,必须同时把握人的现实存在以及现实的人对历史产生的作用,因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显然,在马克思眼中,从现实的人出发考察历史和社会,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现实出发点。一方面,马克思深入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各自眼中的“抽象的人”。黑格尔眼中的人是绝对观念的产物,人的活动由绝对观念所支配,人与现实社会分离而最终成为具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主体,此时的“人”实质上是指“抽象的人”,“思辨哲学家在其他一切场合谈到人的时候,指的都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抽象的东西,即理念、精神等等。”费尔巴哈把人的自然属性看作是人之为人的共同性,即“类”。在他看来,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依附自然界而生活,人与人之间呈现出来的只是爱、友情和道德。费尔巴哈眼中的人依然是“抽象的人”,这就决定了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历史是基于现实的人形成和演进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类历史的真正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产是人所特有的本性,一切人类历史和生存的前提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h物质生产的首要目的,是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并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正是运用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考察人类社会的新唯物主义方法,使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了崭新的思想内涵。

  (二)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确定了形成于实践之上的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方法

  马克思明确指出,费尔巴哈的根本错误就是未能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客体的对象、现实和感性,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以至无法在主客体的关系中把握人类社会的感性活动。何为实践?马克思明确提出,实践是现实的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的物质生产活动。马克思从劳动的视角区分了人与动物的界限,“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在马克思看来,动物的生产只具有“它所属的那个种”的自然属性,而人的实践活动却懂得如何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同时兼有“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两种属性。动物只是机械并无意识的自我复制,满足其自身基本生存需要的受动体,而人则能按照两种尺度能动地改造自然和进行社会再生产。人的劳动具有的两种尺度“既对立又统一,既科学地阐释了人类社会、现实的人、主体、客体、生产方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的社会概念,又对自然、物质、本体等概念做了全新的解释。”

  首先,实践活动表现为实践主体的自然性和自为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以自然为前提,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来源,人自身的存在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前提。但“自然存在物”并非人的唯一属性,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必须通过感性和具体的实践介入周围的感性世界,使自在自然成为人的感性世界,而且创造出多样化的新物质样式,使之成为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实体部分,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的“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而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是自在与自为、受动与能动、非选择与选择的辩证统一。其次,实践活动表现为实践过程中的主体目的性和客体规律性的统一。人类根据自身的目的需要构建实践方式,确保外部世界的变化朝着人类的目标发展。人的实践活动是人对自然的有目的的主体能动性的展现,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取决于现实中的自然、社会和历史要素,因为“区分为机械规律和化学规律的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这是非常重要的),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面向客观世界,以它为转移,以它来规定自己的活动。”最后,实践活动表现为实践过程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过程,是人的实践使天然物质按照人的效用取向发生新的客观结构重组,使之成为人的生存需要的社会存在中的生产力中物的部分,使被劳动中介过的自在自然成为人化自然;同时,主体在改造客体的活动中根据自身需要改造和利用客体,使之成为主体的一部分,实践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正是两者相互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以还原人类世界真实性为前提,历史唯物主义确定了探讨社会发展的历史方法

  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都贯穿着历史的方法,其实质就是唯物辩证法。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所特别注意的不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而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特别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列宁强调这一关键点突显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的特征:逻辑分析和历史分析的统一,要在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达到对历史的理解。恩格斯也指出,历史上“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因此,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域中,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变化发展的,具有历史性,是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在历史活动的进程中,人们要始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以历史的眼光认识所有的事物,始终“坚持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坚持继承与变革的辩证统一”,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方法。

  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具有的“辩证”“实践”和“历史”的三个内涵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无一例外指向历史观的革命,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认识社会历史现象的哲学方法。“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根本要义就在于:充分而彻底地把握住客观的社会现实,并在此基础上来描述人类的历史运动,来理解各种各样的历史事变和历史现象。”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革命性最重要的理论基石和方法论基础,直接决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伟大学说。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取得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并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推进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做出的结果。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经验

  (一)明确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事业长期坚守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意义。中国共产党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就是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破除因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造成的重大错误的过程。百年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过程证明:唯有真正坚持和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才能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稳步发展;相反,任何时候放弃或者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的思想和行为都将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停滞、倒退。

  (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科学理论只有扎根现实的土壤,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现实难题,才是对待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态度。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从中国实际出发,努力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得益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正是基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对资本家的“和平赎买”政策,从而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过渡;在之后长达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正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对教条主义盛行的苏联模式的主动反思,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四个现代化的发展蓝图;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不唯书、不唯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观察和分析中国现实,最终做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创出了一条适应本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三)坚持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筑牢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想根基

  实事求是是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建党初期,由于党内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存在着把共产国际的指令神圣化或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观点断章取义的现象,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盛行,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经过长期实践的艰难探索和沉痛教训,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意识到: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思想路线的科学性。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集中反对了教条主义,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作风,为肃清教条主义对全党造成的危害,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七大把“实事求是”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确定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中的领导地位,迅速统一了全党思想,开启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之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改革勇气和强烈的时代使命感,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首次写进党的纲领,并强调坚持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并重,赋予了思想路线新的时代内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实质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思想强有力的凝聚力、引领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成为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成果之一。

  (四)在学习中创新理论,在社会实践中推进理论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从来就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推进不断发展,同时对实践起指导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所在,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永葆生机之所在,更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伟大的历史实践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宝贵经验。正确的理论不仅源于社会实践,更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创新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从关注问题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始终坚持以破解现实难题为导向,以解决时代课题为根本,对现实的实践活动不断加以总结并形成理论,从而推动理论不断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学习和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著作,对中国革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刻地分析,在党内开展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教育活动,纠正了盛行一时并对党的事业造成危害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以发展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蕴涵丰富哲学思想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通过对中国经验的科学总结所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成果。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唯物主义做出的新阐释新见解以鲜明的理论特色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发挥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巨大作用,推动实践的发展和造就理论的常新。

  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真正做到了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坚持在中国发展的不同时期做到以科学的态度认识、把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就从世界观、方法论和历史观的高度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为什么在中国“行”,为什么对中国共产党“行”,为什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行”的真正奥秘。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系统总结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宝贵经验,有利于在当下及未来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中不断提升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为正确认识当今所处的“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的重要方位以及着力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要“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究其原因,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遵循、不断创新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并将其作为立党之根本的必然结果。历史唯物主义从来不是教条的,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不断经历着“重建”即创新。各国马克思主义者从不同路径开展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不仅彰显出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且内含着与时俱进的自我革新的能力,是历史唯物主义能够永葆魅力、经久不衰的特质所在。正是在与时代和实践相融互通、交相互动中不断实现自身的理论创新和发展,是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并能长期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灵魂和旗帜”的内在根据。在继承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核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秉承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精神,立足现实社会,在新时代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做到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所致。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它具有能够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正确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思想特质,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真理性理论。新时代的中国面临着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只有正确回应当代语境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在新时代的现实土壤中得到丰富和发展。面对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实践,以科学的理论推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回应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加以概括,上升到理论层面,作出新概括和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常新,是因为始终能够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并进行不懈地探索,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思考并指导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注重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并重,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内涵,既是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开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新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最新理论形态,更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行”的充分证明。

  (一)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新发展

  就历史唯物主义而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一理论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种重大风险和挑战接踵而来,改革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抉择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而“社会基本矛盾发展,也就意味着它的结构要素不断变动、各种关系不断调整,往往会诱致或直接造成社会主要矛盾随之发生变更。”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及时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途径,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之源。从改革扩展到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改革自身的不断革新与演进,这不仅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的现实需要。

  首先,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在于坚持了改革之路。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常态性力量。历史和实践的经验证明,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其次,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深化。当前的方向和目标是新阶段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所带来的“难啃的硬骨头”和“险滩”,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最后,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强调改革的整体性,提出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新的改革战略。过去的改革偏重于基层,从农村向城市、从经济体制向政治体制逐步推进;现在的改革坚持中央与地方整体联动相结合,“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调各因素之间的协调性与合力效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位一体”动力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社会动力论为基础,立足新时代的现实实践而形成的最新发展径路。

  (二)提出人民主体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时代新说

  马克思批判了唯心主义英雄史观,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为基础,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属性,赋予了人民主体思想鲜明的时代内涵,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新突破。

  首先,在历史观上,提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表明,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真心支持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根本保障和力量源泉,“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伟大智慧,对其成功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升,上升为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是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思想”的中国化。其次,在利益观上,把人民利益作为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起点。“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视为党的最高使命,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强调党员干部对人民要“永保赤子之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从而形成了“初心论”和“江山论”,其实质就是人民利益至上。把人民利益至上与美好生活有机对接,赋予了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利益思想丰富的民生内涵。最后,在价值观上,提出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本质的中国梦,将个人维度和共同体维度有机整合,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使得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有了新的价值表达。

  (三)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国家理论的新拓展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立足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一个政治新理念。这不仅是中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现实问题和挑战的回应,更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创新。

  首先,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国家要由“无产阶级专政”向“人民民主专政”转变。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的本质“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国家视为“虚幻的共同体”,无产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达到自身的解放。中国共产党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初始,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形式,“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党在掌握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所进行的一次重大创新,相比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和群众性。”h在改革中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既彰显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特色和优越性,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拓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理论的时代内涵。其次,国家职能与治理方式由“政治统治”走向“社会治理”。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双重职能,“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处于阶级社会中的国家,其政治统治职能居于首位。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所有的社会主义者都认为,政治国家以及政治权威将由于未来的社会革命而消失,这就是说,公共职能将失去其政治性质,而变为维护真正社会利益的简单的管理职能。”在当今中国,当国家治理方式从传统的“政治统治”转变为现代的“社会治理”时,国家职能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由原先主要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职能转向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先。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理念的提出,正是建立在国家职能推演的理论基础之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准确把握国家职能的变化趋势,从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了治国方式的转变。最后,国家与社会关系由“二元对立”走向“良性互动”。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社会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和方式。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各种阶级矛盾引发资产阶级革命,使得国家和社会逐步分离,社会开始摆脱国家的压迫,出现二元对立的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重塑了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国家治理体系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统揽性、指令性职能不断收缩。与此同时,市场治理体系却日益兴起,各种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日益增强,成为国家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力量,从而形成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层面良性协同的局面。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特征,是治理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共存,治理手段以柔为主、刚柔相济,治理空间由平面化向网格化转变,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结构性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传统国家与社会二元思维方式进行合理反思和重构的典范”“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在国家与社会关系这个重大问题上的现实突破和推进”。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表明,始终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伟业的“成功密码”。一方面,作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勇于批判外部世界和反思自身的再生能力,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实践中做到既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能够发挥主体聪明才智大胆实践的具有推动理论和实践持续发展的科学秉性。另一方面,作为世界的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具有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反映现实、把握社会客观规律变化的科学态度,具有能够根据不同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思考的理论智慧,具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回答和解决社会发展中各种难题的批判勇气,具有敢于创造一个新世界和构建人类新型共同体的创新精神。历史唯物主义与生俱来的客观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思想特质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所取得的丰富经验总结,正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今天,在新的百年目标的起点上继续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实践,不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并赋予其时代的鲜明特色,对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意义。

  (刘卓红,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玲,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以上文章原载于《学术研究》2021年第10期,文章不代表《学术研究》立场。

  篇幅原因有所删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刘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