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方式

2023-01-09 14:37 来源:南方网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系列问题时,采用了不同的叙事方式,以强化叙事的解释力和权威性。比如,与西方现代化比较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基于“十个明确”厘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基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基于现代化内在规律部署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方式,既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也有利于把握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基本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进行了系统阐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进行了具体部署,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框架。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文本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战略重点时,采用了不同的叙事方式,以强化叙事的解释力和权威性。主要包括:与西方现代化比较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基于“十个明确”厘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基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基于现代化内在规律部署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方式,既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也有利于把握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方法。

  一、与西方现代化比较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现代化是世界性的社会发展过程,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实现变迁、走向发展必经的步骤和阶段,由于历史积累、文化传统、现实国情不同,每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方式和过程、步骤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不可能千篇一律,也没有现成的模式照搬和移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将其总结为五个方面,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里实际上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具体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时,实际上是基于与西方现代化比较进行的叙事。

  人口规模大小决定现代化的任务轻重和难易程度。一般来说,人口规模小,现代化面临的任务轻,推进现代化的过程相对容易和快捷;人口规模大,现代化面临的任务重,推进现代化的过程相对艰难和缓慢。到目前为止,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数量不超过30个,人口总量不超过10亿。美国目前人口约3.3亿,是西方人口规模最大的发达国家;部分西方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人口规模只有几百万甚至几十万。中国是14亿多人口大国,现代化面临十分繁重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人口规模巨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能因袭他人的道路、照搬他人的模式,而必须立足国情进行自主探索和选择。

  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现代化的道路与结果。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实现利润、利益的最大化是西方现代化的价值取向,由此导致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社会鸿沟,导致社会矛盾频发、社会撕裂频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因为如此,“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被纳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

  现代化过程中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决定现代化的质量和成色。西方部分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由于过分追求物质财富积累,导致物质主义膨胀,奢靡之风盛行,最终出现精神家园失落的现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在推进经济发展、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的同时,注重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党的十二大报告在谋划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强调:“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式现代化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其实,中国式现代化除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外,呈现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特点,之所以强调两个文明协调,旨在通过与西方现代化比较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

  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是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西方现代化历史上,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在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之后,深化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含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充满了战争、殖民和掠夺,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的处世之道,天下一家、世界大同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己的资源实现发展,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抓住发展机遇、赢得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与西方现代化截然不同的地方。

  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使其成功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消解了西方现代化带来的系列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的阐释,是基于与西方现代化比较来立论的,西方现代化成为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的参照。如此,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更为明显,比较优势更为突出。

  二、基于“十个明确”厘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时,从九个方面首次明确界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属于原则规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属于内涵界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国际向度,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意义,属于功能定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系统回答,“十个明确”蕴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界定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根本遵循。

  “十个明确”的第一个明确,是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规定。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和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领导一切,明确党是最高领导力量,将党的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深化了对党的领导重要性的认识。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也是人民选择的结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领域、全过程的领导,无疑包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需要,也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选择。

  “十个明确”的第二个明确,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进行了厘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成总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这一规定标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最大的差别。基于这一规定,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列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一要求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既彰显了“十个明确”的实践意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如此,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十个明确”的第四个明确,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规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界定提供了参照。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规定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个方面,对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总体布局的具体表达和延伸阐释。这一本质要求的规定,也对应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指明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路径,凸显了总体布局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定意义。

  “十个明确”的第九个明确,是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方针的阐释。坚持胸怀天下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对国际社会的重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带来机遇、提供经验,有利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厘定“十个明确”的内涵时,未能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纳入其中,但在诠释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意义时,阐明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视野、国际担当和国际地位,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更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叙事,展现了“十个明确”蕴含的理论资源,从一个维度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规定,实际上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

  三、基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复杂、艰巨、充满挑战的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基于前进道路上将“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实践运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之首。就中国式现代化而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协调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化解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力量,以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原则。

  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立足我国国情,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正确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正因为如此,坚持中国道路成为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其独特内涵、价值追求和实践成就,赢得了人民的认可和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从现代化维度对中国道路作出的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性质维度对中国道路进行的界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里表达的核心内容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运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阐释。

  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最大的力量源泉,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政党,也是人民的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追求,也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权势团体和特权阶层的利益。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满足人民利益诉求,将民心视为最大的政治,这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也是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原则时,强调“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里体现的是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表达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历史经验的实践转化。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三个历史决议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时,没有将坚持改革开放单独作为历史经验的一个方面来总结,但坚持开拓创新的历史经验之中包含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尽管这里不是专门针对改革开放来说的,是基于党的百年奋斗整个历程来说的,但无疑包括改革开放在内。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开放才能解决,改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活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原则时,强调通过深化改革开放,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一切成就,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坚持敢于斗争是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任重道远,面临各种风险挑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原则时,强调“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这里展示的是敢于斗争的勇气、决心和胆识、毅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冷静分析斗争形势、准确判断斗争性质、合理把握斗争节奏、设法凝聚斗争力量、善于掌握斗争主动权,才能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是敢于斗争的历史经验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历史是教科书,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蕴含历史智慧,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原则时,充分运用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依据历史经验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原则。如此,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继承性和创新性的交织,彰显了历史经验的当代价值和实践魅力。

  四、基于现代化内在规律确立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现代化是整体性的社会变革,有其内在规律可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基于现代化内在规律,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进行了具体谋划,系统勾勒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这一过程的三大目标,这些目标标注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谋划战略重点,实际上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战略重点。

  国家现代化是从经济发展起步的,经济发展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看,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都从经济现代化起步,通过经济现代化带动其他领域的现代化,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事实上,离开经济现代化,其他领域的现代化无从谈起,经济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要任务”的确立,体现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家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教育关系科技创新发展、人才培养和人的现代化,科技是推动现代化的动力,人才是推动现代化的主体,对于国家现代化而言,三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是依据现代化内在规律作出的战略部署,教育、科技、人才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依托。

  现代化是协调发展的过程,除经济发展之外,民主政治发展、法治建设、文化发展、社会稳定、生态文明建设,都是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其中一个方面跟不上,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就会因为“短板效应”而延缓下来。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文化自强自信、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绿色发展等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进行了具体部署,体现了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倡导协调、平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智慧。

  国家现代化需要系列条件保障,缺少条件保障既难以抵御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也难以保证国家现代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容易形成依附型现代化。正因为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纳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重点的部署,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既遵循了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又以中国实践深化了对现代化规律的认识。

  五、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阐释,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框架。尽管其中的具体内容具有守正的特点,融汇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的成果,但厘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战略重点具有创新的特征,这是以往尚未系统诠释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对西方现代化的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国式现代化叙事方式可以看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有开阔的视野,力求通过中外比较彰显中国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根本遵循,是总结提炼中国经验、中国智慧的重要依据;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历史支撑,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经验中汲取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资源;从实践本身的内在规律出发,遵循规律、揭示规律,才能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丹,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以上文章原载于《学术研究》2022年第11期,文章不代表《学术研究》立场。

  篇幅原因有所删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