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促进病患线上观察学习的信息特质及机制探究——基于“糖尿病妈妈”线上论坛的虚拟民族志研究

2022-08-26 11:24 来源:南方网 聂静虹 瞿垚

  摘要:以“糖尿病妈妈”线上论坛为例,采用虚拟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来探究针对病患者的主动式信息搜索,有助于将人们的在线交流过程与心理机制相结合,以揭示引起该群体关注的信息特质及其作用机制。“糖尿病妈妈”线上论坛中的信息传递内容通过信息特质、榜样以及线上互动三个方面对病患进行线上观察学习的四个子系统产生了作用:吸引病患的注意、激发其继续进行学习的间接动机系统、促进其自我调节机制的发展以及增加其自我效能感,从而间接地促进病患在线上进行持续有效的观察学习。以上发现有助于为相关部门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普及健康知识提供参考,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

  互联网时代,受众由被动接受信息的主体转变为主动进行信息搜索并可自主创造内容、进行信息分享的主体。在海量的信息传播中,注意力资源显得尤为稀缺。那么,在这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具备何种特质的健康信息最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健康信息的获取分为主动搜索与被动搜索两种类别,本文拟从慢性病患者线上论坛“糖尿病妈妈”入手,来分析公众进行主动搜寻时促使其关注健康信息的内容特质及其作用机制,从而为相关部门进行健康科普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与健康信息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针对不同群体(如病人、大学生、儿童家长等)使用互联网获取健康信息的动机、内容、程度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如:有学者对流浪汉和瘾君子使用互联网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互联网向其提供健康教育的可能;有学者对低收入病人通过互联网获取健康信息的情况进行了考察;有学者对国内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动机、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与大学生社会—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二是针对人们对互联网健康信息的信任度及健康信息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展开研究。如:有学者探究了互联网上的健康信息是如何被用户检索、评估及使用的;有学者研究了人们在社交媒体上为他人分享信息、提供社会支持的动机,发现了愉悦、自我效能以及同情等10个因素。早期研究主要停留在人们对于互联网使用动机与目的的考察,关注人们基于何种动机在何种情况下获取健康信息。

  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开始关注网络空间中的发生在特定群体间(尤其是病友群)的健康信息流动及社会支持:有学者研究了线上病友小组里的572条信息,发现病友们在线上相互提供五类社会支持;有学者从形态学的角度考察了线上病友论坛的社会支持类型,发现了两种维度(信息—情感,提供—获得)四种类型的社会支持。这些研究主要是通过内容分析法透过社会支持理论去描述病友们在论坛中的交流内容,缺乏从心理学视角深入探究病友们是如何通过交流习得知识与经验的,同时也没有考察能够引起病友关注的信息特质。而具体到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三大慢性病之一——糖尿病,现有研究已经证实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对于其疾病治愈有重要的关联,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十分重要。但目前学者们更多从家庭关系入手来研究糖尿患者的自我管理问题,缺乏对糖尿病患者在网络空间在线交流中学习并改善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更无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网络空间信息交流机制的深入探讨。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到不同人群使用互联网搜索健康信息的动机以及健康信息对之所产生的影响,并对病友们的线上论坛交流内容进行了初步概括与归纳,但对线上论坛中的健康信息是如何被人们注意、理解并最终影响到其行为的机制始终缺乏深入的研究。换言之,之前的研究都未能回答本文试图关注的核心问题:什么样的健康科普内容通过特定方式传播方能产生效果及其原因。本文就是试图将人们的在线交流过程与心理机制相结合,来解释人们如何在线上交流的过程中习得经验与知识,探究其背后的心理作用机制。打开互联网使用对个体健康行为的影响路径的黑匣子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够完善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而且也有助于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播以及进行健康管理和健康干预。基于此,本文以“糖尿病妈妈”线上论坛为例,采用虚拟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来探究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主动信息搜索,试图将人们的在线交流过程与心理机制相结合,以揭示引起该群体关注的信息特质及其作用机制。

  (二)理论基础

  本文以社会学习理论为视角,采用虚拟民族志方法对“糖尿病妈妈”线上论坛进行了个案探究,试图从中发现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有效的互联网健康传播的信息特质及其作用机理。

  虚拟民族志是一种以网络虚拟环境作为主要的研究背景和环境,利用互联网的表达平台和互动工具来收集资料,以探究和阐释互联网及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方法。在网络空间中,成千上万的人通过文字、表情符号、图片、音频和视频进行线上的沟通与交流并形成了许多虚拟社区,如论坛、微信朋友圈等。基于线上互动在现代人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如想真正了解现代社会中的不同群体,其线上表现就成为我们研究必须关注的对象。

  社会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者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52年提出。其理论奠基于三方互惠决定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认知等主体因素以及环境三者构成动态的交互决定关系,其中任何两个因素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强度和模式,都随着行为、个体、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并指出人的符号表征能力是进行观察学习的前提保证,同时,人的认知调节对思想和行动的产生具有很大作用。病患在线上论坛的互动与交流,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观察学习的过程。这种观察学习建立在文字、图片以及表情符号等“超语言”符号的基础之上,学习者既通过符号来接收关于行动与榜样的各种信息,同时也通过符号反馈传达出关于自己的信息。当然,线上学习并非简单的信息交换过程,其中有复杂的心理机制在发生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糖尿病网下属甜蜜家园糖尿病线上论坛。该论坛搭建于2005年9月8日,定位于为全国的糖尿病患者提供在线交流平台,是目前全国最大、最活跃的糖尿病人网上交流家园。其下属的分论坛“糖尿病妈妈”共有注册成员2万多人(从论坛成立时记起),平均每天的活跃度为110次(发帖数和评论数的总和),原创1305帖,转帖136帖,其他107帖,求助1315帖(截至2017年6月6日)。

  “糖尿病妈妈”线上论坛的成员大致分为两类(见表1)。一是学习者,由处于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计划在未来生育的糖尿病患者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家属组成,以学习相关知识为目的。二是传授者,由有成功生育经历的糖尿病患者及妇产科医生组成。他们在线活动时间较长,有丰富的相关经验及知识。但传授双方的身份是相对的、流动的:“甲”成员在与毫无经验的新成员交流时是传授者,但与知识更丰富的成员交流时就变为了学习者;同样,“甲”成员可能在一开始是学习者,但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就变为了传授者。线上论坛的帖子根据其内容也可以大致分为四类:知识帖,以传播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的知识为内容;求助帖,以求助于传授者进行相关指导和帮助为目的;分享帖,以分享自己的治疗经历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内容;情感交流帖,以寻求其他成员的安慰与鼓励为目的。线上成员可以通过浏览知识帖来获取相关知识,也可以主动发帖,针对自己的特殊情况求助于他人。同时,线上成员之间也可以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相互安慰与激励。

  笔者于2016年11月6日进入“糖尿病妈妈”线上论坛进行了为期7个月(2016年11月6日—2017年6月6日)的参与式观察以及对论坛进行内容分析,收集了50多万字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以文字、图片和表情符号为主)。收集的资料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本土资料,包括将线上成员交流的原始文本拷贝下来,并进行编号,注明日期;田野观察笔记,包括在参与式观察的过程中记录线上论坛中实时发生的交流内容,并把握交流双方的主观意图与情绪。

  根据研究社区的具体情况,前期对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主要围绕两条轴心展开:按成员的特征进行分类编码;按帖子的内容特征进行分类编码。研究前期主要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法尽可能获取全面、完整的线上资料;在对线上交流内容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后,采用理论抽样法,有针对性地抽取帖子并对相关内容进行集中编码和分析。具体分析时,笔者用解释学方法将词语放入句子中理解,将句子放入文本中理解,将文本放入语境中理解,然后反过来再去理解词语,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内容之间具有融贯完整的意义,并能相互支持,从而获得文字的语境意义以及说话者的行为与意图。通过同种方法对学习者反馈信息的分析,可以获得传授者的信息对学习者产生了何种影响。

  三、强化病患学习效果的信息特质与作用机制

  经过长期的线上参与式观察与对论坛帖子的内容分析发现,线上社区中的信息流通通过三种方式对病患的在线观察学习产生作用:具有某些特征的信息相比其他信息更能够引起病患的注意;信息传递中有关榜样的内容会激发病患的间接动机系统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线上论坛的互动过程对病患自我调节机制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支持具有重要作用。

  (一)被病患关注的信息特质

  班杜拉总结了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分别是注意过程、保持过程、生成过程以及动机过程。被示范的知识和策略要想被他人观察习得,首先要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使其在丰富的信息中选择观察什么,以及在示例中提取哪些信息。本文通过对20个热门帖子(被标记置顶,并且广受其他病友好评)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将其与普通帖子对比,发现了被关注帖子的内容特质。

  1.符合病患的预期。在“糖尿病妈妈”线上论坛中,大多数学习者都期望在论坛中学到有效的控糖策略。根据对20个新成员线上互动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发现,这20人都希望习得有关个人控制血糖的成功经验及知识。其中,15人为妊娠期糖尿病,3人为正在备孕的糖尿病患者,2人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亲属。例如:用户“qiuqiumama”为妊娠期糖尿病人,其于2017年2月1日发帖:“感觉最近晚餐很难控制”,表达了希望在论坛学到有关控糖和饮食调控的经验和知识。用户“糖糖2017”为处于备孕状态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于2017年1月11日发帖“求助各位在备孕和已经怀孕的姐妹们”,表明自己希望在线学到他人成功控制血糖的经验和知识。而20个关注度高的帖子中有17个是分享个人成功的诊疗经验和控糖经验,以及通过自己的经验对相关医学知识的再生产得到的控糖的具体操作模式。这些被示范的内容对学习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为她们带来预期性益处。例如:“hngjing”于 2014年10月17日发帖“妊娠期得了糖尿病,医生推介的食谱和我自己的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分享”,其中的内容是有关控糖的具体操作方法。该帖子的阅读量达到了5538次,其内容符合学习者的预期,受到了学习者的欢迎。

  2.专业术语通俗化。健康信息中蕴含大量的医学专业术语,远远超出普通民众的医学常识。如果用学术化、专业化的话语体系来进行交流,相当部分民众会无法理解信息。本文发现,这些被置顶的帖子都将抽象的医学原理通过自己的切身经验转化成了通俗易懂的经验性知识以及具体的操作程序,有助于学习者的理解与记忆。例如:用户“lixile1985” 于 2012年9月6 日发帖“糖妈妈们请注意:孕期调血糖的一点心得”,作者据其亲身经历,详细总结了测血糖的具体时间安排、注射胰岛素的位置以及技术要领、调整胰岛素用量的具体原则等,将复杂的医学原理通过自身经验转化为简单具体的操作方法,有利于学习者进行理解和学习。从学习者的反馈信息来看,这种做法对观察学习的促进作用明显:该帖的访问次数高达25183次,回复数为54次,多数内容为感谢作者提供的知识,并进一步询问作者有关打胰岛素更深入的细节。用户“erli886”于2013年1月24日发表评论:“好贴!深受鼓舞啊!”用户“米小美”于 2012年12月30日发表评论:“楼主把扎针位置图公布一下吧~~迫切想看看~”

  3.图文并茂的形式。已有研究显示,图片在信息传播与交流中的作用逐渐超越文字。图片在传播中比文字符号更具视觉冲击性,在唤醒网民视觉神经的同时,也给他们的心灵以深深的冲击。本文也发现,最热门的20个帖子中,大部分内容配有产后孩子的图片,这吸引了大量学习者的注意力。如用户“糖前fight!” 于 2016年12月6日发帖:“说下我妊糖的经历”,其内容中附带产后女孩的照片。从信息反馈内容来看,该形式对学习者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此贴阅读量为1283次,回复数为38次,其中有19次是对孩子照片的反馈。用户“还要等多久123”于2016年12月9日 评论:“好可爱的宝宝啊,楼楼现在看着这么可爱的宝宝估计想到所受的罪都值了吧,加油”。这些内容显示帖子中附加配图,特别是孩子的图片,可很好吸引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注意力。

  上述分析说明,在线上的观察学习中,信息本身的特性对于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至关重要,这是产生观察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二)榜样:强化病患学习动机与效果的作用机制

  班杜拉曾研究过电视中的榜样对儿童产生的影响,发现榜样的行为对儿童的行为具有激发作用。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可以作为诱因激发和影响学习者的行为。本文在对随机抽取的20位新加入成员进行细致的个案研究,并与其中两位成员进行了线上访谈后,同样发现论坛中特定的榜样可以增强病患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1.成功的榜样。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如同直接体验到的后果一样,观察到的结果也可以改变行为。看到他人的某种行为取得了成功,学习者会向之学习并以相同方式行事。本文发现:在线上论坛中,那些具有类似或者稍高能力的人,为病患提供了衡量自身能力的最丰富的信息。那些成功的替代性榜样通过给病患提供应对威胁性情景的有效策略以及有关行动难易程度和环境特征等方面的信息,不仅大大提高了被示范内容的可信度,吸引了学习者的注意,而且还激发了她们继续进行线上学习的动机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例如:用户“我醉欲眠”于 2012年1月28日发帖“I型糖妈孕期全记录(完结篇)”,详细描述了自己在怀孕期间面临的种种困难——高血糖、低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大,呕吐恶心等,并且还描绘了自己在准备剖腹产时测血糖和打麻药的细节,给其他成员生动地展示了她们自己未来将要面对的困难和情景。与此同时,又提供给了其他成员具体有效的应对策略方法,如:降低血糖的应对策略——“饭后半小时散步30分钟,每天三餐前后、空腹以及凌晨三点共测8次血糖,根据血糖调相应的药量”;应对血糖不稳的策略——“在白天每小时测一次血糖,找到血糖波动的规律,并根据波动情况调整相应药量”。从反馈的信息中可以看出,该帖的内容激发了病患向其学习的动机,并且提高了病患的自我效能感:该帖的阅读次数为42372次,回复数为188次,其中大部分内容表达出向楼主学习的强烈欲望和对未来处理困境的信心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增强。用户“悠竹羽聆”于2012年3月7日回复:“你好,我想问下你是用那种胰岛素的……希望在你的经验中可以吸取点经验,谢谢”,表达了自己希望向榜样学习交流的诉求。用户“浪漫的樱花”于 2012年10月5日回复:“看了你的经历使我更有信心了……有了你的榜样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表达了自己对于成功生育的信心增强了。

  2.榜样与情绪唤醒。榜样的情绪反应,可通过语言符号传递给学习者并导致其情绪唤醒。通过对帖子中语言和表情符号的意义分析,我们发现在线上观察学习中,如果病患体验到良好的情绪状态,将会增加其进行持续学习的动机并可提高其观察学习的效率。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情绪唤醒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榜样的特征。榜样与学习者具有相似的特征(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将会加强学习者的情绪唤醒水平。在“糖尿病妈妈”线上论坛中,榜样与学习者具有相同的病情、相近的年龄及相似的经历,这些共同特征大大促进了交流双方的理解与信任,为学习者对榜样情绪状态的移情提供了条件,增强了对学习者的情绪唤醒强度。我们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0个带有明显情绪倾向的帖子进行分析,发现榜样的情绪表达唤醒了病患同样的情绪反应,同时,积极情绪的唤醒会增强病患持续在线上进行观察学习的动机。例如:用户“水晶城堡”于 2014年1月24日发帖:“给糖尿病妈妈宽宽心 我们也能生个健康的孩子”,表达了乐观积极的情绪。在反馈信息中,共有66次回复,其中有36次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情绪:用户“甜蜜的美丽”于 2014年1月24 日发表评论:“一上来就看到这样的帖子,真高兴~”;用户“我心坚强”于 2014年1月25日发表评论“楼主给了我勇气。【笑脸】”。

  上述研究表明,“糖尿病妈妈”论坛中成功榜样的信息可以激发病患的间接动机系统,榜样积极乐观的情绪也会唤醒病患相应的情绪,推动她们进行持续的线上观察学习。这一效果的产生是基于榜样与学习者都是或曾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这一共同的身份。

  (三)线上互动:增强病患自我调节机制与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

  在“糖尿病妈妈”线上论坛中,除了一些具有专业知识或丰富经验的传授者进行健康信息的传播外,更多的是病患主动发帖并相互交流。本文专门考察了病患与传授者、病患之间的线上互动,发现线上互动的过程对病患的自我调节机制与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作用。

  1. 线上互动与自我调节机制。

  班杜拉认为,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他们的大多数行为是由内部标准发动和调节的,并且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性反应。当个人的标准被采用后,行为的结果与它的标准之间的差异会激起评价性反应,这些反应又影响其随后的行为。自我调节机制为人在通往远期目标的行动过程中创设近期的指导目标和自我激励因素,从而引导个体完成当前的任务,降低自我松懈程度,增加远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自我调节机制是一个不断从外界获得反馈信息并进行自我调节的系统,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自我调节机制共有三个子系统,即自我观察、判断过程以及自我反应。自我观察提供了一种自我诊断机制,通过自我观察,人们可以了解自身的行为。人对自身行为的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我观察的精确性、一致性以及在时间上的接近性。成熟的自我观察技能是需要通过经验习得的。判断过程是将自我行为水平与自己的内部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内部标准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内部机制与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当人们的行为与自己的内部标准一致或相背时,人们便会通过评价式的方式对自己作出反应,并进行自我调节。而线上调节通过影响学习者对其行为结果的归因从而影响自我调节的方向。在线上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发现线上交流中的部分信息对自我调节机制的三个子系统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一是自我观察技能的发展。自我观察的技能可以通过经验获得。“糖尿病妈妈”论坛中的病患大多希望通过观察学习习得控制血糖的经验和知识,这就要求她们具备良好的自我观察能力,即拥有准确测量自身血糖的技能。线上论坛的传授者根据医学原理和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较为具体和完整的测量自身血糖的技能,帮助缺乏经验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展自我观察的技能。例如:在对用户“糖糖2017”进行个案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糖糖2017”于2016年1月检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但她一直没过多关注,直到2017年1月由于想要生育健康的孩子,才到论坛进行观察学习。根据她在线上互动表达的信息内容发现,“糖糖2017”最初并没有掌握准确进行自我观察血糖状况的技能。她于 2017年1月15日发帖:“亲们用什么样的血糖仪”,表达了自己对于选用血糖仪的品牌以及每天测血糖的具体时间和频次的困惑。在帖子的回复中许多线上成员给出了他们认为比较准确的血糖仪品牌和具体的测血糖细节。这些内容帮助“糖糖2017”逐渐掌握了测量自身血糖的技能,在后来的互动中,“糖糖2017”对测血糖的具体方法不再困惑。

  二是为内部标准的形成提供信息。在线上论坛的观察学习中,为了判断自己控制血糖的行为是否有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将自己测得的血糖与标准血糖值进行比较。然而,血糖值的标准具有灵活性,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而且许多偶然的因素都会导致血糖值的变化。因此,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来说,根据切身体验来对血糖标准进行灵活运用是很有必要的。线上论坛为她们提供了一个分享切身体验以获取他人的协助的途径,从而帮助自己确立当下具体的判断标准。例如,用户“衷景123”(简称为A) 于 2017年1月23日发帖,“天气冷对血糖仪影响大么?”,其内容如下:“卧室开着窗户直吹放血糖仪的抽屉,拿出血糖仪是冰凉的,测得结果9.1,然后关了窗户,血糖仪拿手里三五分钟吧,又测得7.8,信哪个?”表达了其他偶然因素对测血糖的影响,从而给她带来了有关标准的困惑。在与用户“张黄不败”(简称为B)的交流中,A的标准困惑得到解决, 其从B处获取到了 “最适于血糖仪工作的温度是20~25度”的相关标准。

  三是自我调节方法的形成。线上论坛中,当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身所测量的血糖值与内在标准一致或不符时,就会产生评价性的自我反应。本文发现线上信息可通过影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其行为结果的归因,从而影响自我调节的方向。例如,用户“两个大宝”(简称为C)于2017年1月5日发帖:“看到这个数据我蒙了”,描述了自己当晚测的血糖严重超过标准。当C与用户“xhbqin”(简称为D)进行交流后,D提供的信息影响了C对于血糖升高的归因,使得其将血糖升高的原因归于吃燕麦片。

  可以认为,线上交流帮助病患形成了有关控制血糖的自我调节机制,而有效的自我调节会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线上观察学习的效率。

  2.线上互动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的能力的判断。自我效能机制对人类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高自我效能感能够帮助人们在面对困难处境时仍然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而低效能感将会使人们倾向于逃避困难的处境。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对于处在艰难困境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发现:当妊娠期糖尿病人对未来将要面对的处境感到未知和恐惧时,她们会在线上论坛求助于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成员。这时其他成员对病患进行的言语劝服会影响其自我效能感。言语劝服对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基于两个条件。一是被劝服者个人的知识有限,在面对具有不确定性因素的情景时感到迷茫和困惑;二是劝服者在该领域有专业权威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经验。线上成员的备注以及发帖内容中包含的信息通常会透露自己的身份、经历以及专业知识技能。例如:用户“拜托了,小姨子”(简称为E)在2016年12月24日发帖“浅谈怀孕期间到分娩时可能出现的危险”中表明了自己既是一个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又是一名妇产科医生的双重身份,并且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与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为大家讲解怀孕期间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危险情况以及应对策略。在妊娠期糖尿病方面相对专业权威的知识,再加上成功的自身经历,使得该用户具备了对其他成员产生劝服影响的潜在权威。而用户“糖糖2017”(简称为F)于2017年1月11日在帖子“求助各位在备孕和已经怀孕的姐妹们”中,表达了自己由于患有糖尿病而对生育失去了信心。但是当E于2017年1月12日在帖子“浅谈怀孕期间到分娩时可能出现的危险”中对F进行了言语劝服后,F的自我效能感得到了提升。

  以上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过在“糖尿病妈妈”线上论坛中的互动交流,促进其自我调节机制,提高了其对于安全度过妊娠期、顺利产子的信心。病患自我调节机制的形成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对于促进其在线持续学习具有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讨论

  “糖尿病妈妈”线上论坛中的信息传递内容通过信息特质、榜样以及线上互动三个方面对病患进行线上观察学习的四个子系统产生了作用:吸引病患的注意、激发其继续学习的间接动机系统、促进其自我调节机制的发展以及增加其自我效能感,从而间接地促进病患在线上进行持续有效的观察学习。对于病患来说,线上论坛中的信息是潜在的条件,需要她们在直接诱因的驱使下主动激活这些信息。只有这样,线上论坛中的信息才能够对观察学习过程产生作用。在“糖尿病妈妈”线上论坛中,大部分学习者都渴望在论坛中学到有关控制血糖的有效经验和方法:高价值的内容与生活化的文字风格吸引了她们的注意力;观察到榜样的成功增强了她们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在线上的互动过程中,他人提供的技能信息与标准帮助她们学会了自我观察的技能以及判断自身行为的标准,从而使得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他人的成功以及在信息交流中的言语劝服增强了她们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其在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研究发现,能够获得病患(主动信息寻求者)的关注的信息特质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相比专业的科学术语,她们更易于接受直白的经验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二是在信息传递中,如果加入相关图片,会增强人们对该信息的关注度。三是与其有相似的社会地位及共同经历的人的现身说法会为其持续学习提供驱动力,并且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四是在信息中加入积极向上的情绪会增强病患对该信息内容进行学习的动机。五是传播主体(信息发布者)的高权威度可增强病患对该信息的信任度与接受度。

  另一方面,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如果想要增强健康科普信息的效果,可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特性,增强健康信息的精准投放,建立多种不同的病友群,在强化专家健康科普的同时,也充分发挥病患的自我管理效能。研究证明,病友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是积极有效的。政府相关部门及医院应该大力倡导有同种疾病的病人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同时鼓励医生群体及有成功治愈经历的人员加入进来,参与讨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病友们学习健康信息的动机,帮助其形成自我调节机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最终帮助病患增加健康知识,改变其健康行为,更好地接受治疗,提高疾病治愈的成功率。

  (聂静虹,广州新华学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瞿垚,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助教。)


  以上文章原载于《学术研究》2022年第7期,文章不代表《学术研究》立场。

  篇幅原因有所删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曹晓静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