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4月视察广东时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总书记为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指明了方向。
一、相较于“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定位更高、视野更广
近年来,广东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截至2022年区域创新能力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6%,“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在全球顶级科技集群区域排名中连续3年位居第二,成长为国家重要创新动力源,形成了市场厚度高、产业体系完善、转型升级动力足等优势。当前,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发展态势,广东亟须通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形成更为强大的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稳定和提升制造业占比、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相较于“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定位更高、视野更广。其特点包括:创新的原创性、系统性以及需求导向,科技自立自强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建立全球创新网络枢纽或节点地位,若干领域引领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等。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着力解决创新从哪里来、创新如何服务产业发展、创新的基础支撑在哪里等重大问题,是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和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路径。要通过“四链”深度融合形成主体间地区间的开放创新生态,提升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导向,建立健全“四链”深度融合机制,使完善的产业体系与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结合起来。
二、以创新链产业链协同为核心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
要加强创新链产业链协同的顶层设计。对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全链条整体部署,对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关键创新资源系统布局,建设创新链赋能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推动人才、知识、技术、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导向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增进开发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载体的产业科技创新空间,提升实验室体系、一流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骨干企业等主体的战略科技突破能力,构筑“原创性知识与思想—关键核心技术—主导标准—战略产品—世界知名品牌”高端产业价值链。
此外,健全跨地区跨边境创新协作机制,促进内外创新链产业链互融互促。健全城市群内产业科技创新一体化及共享机制,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和重大企业创新平台的资源集聚以及技术空间溢出效应,推动人才流、信息流、数据流、知识流和资金流的多向融通,支撑全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三、以科技成果孵化及价值实现为方向增进区域产业创新力
围绕创新链产业链部署精准配置资金链和人才链,降低创新实现及价值变现的不确定性成本,建立持续孵化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力。
一方面,建设科创金融生态圈,完善科技信贷、科技保险、投贷联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机制,建立面向种子、启动、成长以及成熟等创新全生命周期的“桥接式”投资机制。进一步提高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规模及水平,积极发展由政府主导或者参与的风险投资基金,完善“募投管退”全链条服务环境。
另一方面,强化企业在引进与培育战略科学家、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究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的主体作用,带动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融合发展。支持科技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设立现代产业学院、科技商学院,打造以企业为中心的行业产研生态圈、职教生态圈和资源生态圈。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等载体,以产业体系现代化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高端核心人才、多学科交叉人才、数字化创新人才的引用育留机制。
四、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为抓手提高“四链”深度融合力
企业是“四链”融合的关键主体。广东不少科技企业正在通过开放创新资源,搭建数字化协同创新平台,与上下游企业、竞争对手、跨行业企业、科研院校、政府和服务机构等一道攻克核心技术、建立技术标准、实现创新价值。一是探索创新联合体体制机制突破,支持企业间,企业与科研院校、新型研发机构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实现科学研究、技术发展和产品创新链条的融通。二是建设从科技小微企业到领军企业的成长生态及梯队。发挥生态主导型企业的市场引领、平台支撑作用,集合产业链上生产、供需各环节的中小企业搭建产业创新生态圈。增强科技领军企业前沿探索创新能力,以多样化创新项目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在关键核心领域竞争中成为领航者、示范者、建设者。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大创新活动,联合突破核心技术。三是加大数字化技改力度,大力发展线上和线下并行、组织内部和外部协作、现实和虚拟交互的服务平台,促进企业治理、产业组织和创新体系变革。
五、以“四链”融合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提升全球创新资源配置力
建设科技经济社会、国内外互融互通的大环境,是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从制度建设着力,重视创新型政府和生态环境建设,健全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机制。建立统筹推进“四链”融合的法规体系、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强化制度创新供给。以数字政府2.0建设为牵引,持续深化创新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营造鼓励创新的包容式社会环境。建立“四链”融合政策体系,健全支持企业开展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的激励政策,着力降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创新成本和市场成本。
另一方面,推进“四链”融合的制度型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法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信用体系、质量管理、科普宣传等重点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探索包括人才开放、基础研究开放、应用基础研究开放、共性技术开放、开发试验研究开放的全链条开放机制及实践模式。支持产业主体联合科研院校建设跨境创新链,深度嵌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标准制定、科技创新网络建设、国际科技创新联盟,厚植全球科技创新与发展优势。
作者陈志明,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