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标志。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核心要义,并深刻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文化传承的高地,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肩负崇高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两个结合”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高校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自觉用好“两个结合”这一法宝,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两个结合”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勇于推进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既是自觉运用“两个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高校的具体实践要求,也是培养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办学治校各方面、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紧紧围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铸牢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文化自信的信念追求。
另一方面,要立足办学传统和现实定位,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充分汲取革命文化中的独特魅力和坚强品质,以高校自身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础,构建具有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学校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
以“两个结合”为指引构建文化育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当代青年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者、继承者,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文化育人体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思政课”育人作用,将“两个结合”融入思政课体系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又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更要关注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另一方面要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打通“五育融合”的文化育人路径,着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同时立足学科特色与优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打造系列富有学科特色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人、涵养人、培育人的功能,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学科特色和优势结合起来,更加注重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培育,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的学科文化育人格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精彩绽放,夯实高校铸魂育人根基。
以“两个结合”为指引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充分彰显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高校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实践要求,坚决扛起文化传承传播的崇高使命。
一方面,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实际行动为文化传承发展作出贡献。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阐释和创新,推出一系列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重底蕴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
另一方面,要坚持开放包容、互融互鉴,切实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高校要立足区域优势,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积极推动全球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共同体建设,搭建世界科学文化交流阵地,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文化交流等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推介中华优秀文化,增进中外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包容和理解,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高校肩负着重要使命,要自觉坚持和运用好“两个结合”,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刘晟,系广东药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本文系广东省委教育工委2023年度委托研究课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研究专项“新时代教育系统开展党内主题教育的实践与经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