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提高对廉洁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深入挖掘其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多措并举落实行动,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深入挖掘新时代廉洁文化的丰富内涵
新时代廉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因此,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思想精华,从革命文化中摄取精神营养,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获得智慧力量,不断挖掘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崇廉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推崇民本,《尚书》录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如以德为先,《论语》论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如崇廉尚洁,《管子》概括“国有四维,礼义廉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不乏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范仲淹的家国情怀,包拯的公正理念,于谦的清廉作风,均可成为当代社会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的模范。一方面,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植根我国历史文化沃土,汲取传统廉洁文化精华;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新时代的新特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型廉洁文化。
以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革命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凝结而成的精神文明成果,是鼓舞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深入挖掘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如苏区精神展现了“清正廉洁”的传统,红都瑞金打响了我党惩治腐败分子的第一枪;延安精神蕴含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小米加步枪”彰显了理想信念的伟大力量;西柏坡精神阐释了“艰苦奋斗”的品质,“两个务必”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也要善于从历史这本教科书中挖掘廉洁人物、廉洁事迹,如一心为公、两袖清风的“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公仆典范焦裕禄,“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先进楷模孔繁森。我们必须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将革命文化中的廉洁基因融入到新时代奋斗中。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的思想价值体系。新时代廉洁文化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首先,必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密切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离不开廉洁文化的有力支撑,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有赖于崇廉重德、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内在动力。此外,要紧密结合实际,总结提炼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丰富发展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启智润心,以尚俭戒奢的道德风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指向。我们必须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找准切入点、关键点、落脚点,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
以教育引导为切入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廉洁教育是党性锤炼的重要一环,必须引导党员干部加强自我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是坚持重点学与全面学相结合。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家风教育,同时要注意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持之以恒锤炼政德,修好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二是坚持集中学和经常学相结合。紧密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廉洁文化专题学习,同时,把廉洁教育贯穿党内政治生活、教育培训中,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三是坚持正面学和反面学相结合。一方面强化示范引领,开展学廉思廉践廉活动,另一方面强化警示震慑,加强形势教育,创新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以文化浸润为关键点。廉洁文化建设不仅关乎政治清明,也影响社会有序发展,因此,必须构建全覆盖的廉洁文化建设体系以弘扬崇廉拒腐的社会风尚。一是注重广泛性,不仅着眼于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还要在全社会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推动廉洁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二是注重丰富性,深入挖掘具有本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廉洁文化资源,充分运用历史文化名胜、展览馆等文化阵地,丰富廉洁文化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洁思想的熏陶。三是注重创新性,线下线上同向发力,抓特色、创品牌,培育一批教育重点基地和廉洁文化示范点,同时,立足于全媒体时代背景,积极扩展传播渠道和创新传播内容,以新颖的形式讲述好“中国廉洁故事”。
以制度完善为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推进制度治党的重要举措,健全廉洁文化建设制度可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因此,必须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推进工作常态化长效化。首先,建立责任机制,压实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布局进行谋划。其次,健全工作机制,注重不同部门的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协同协调。最后,制定考核评价制度,把严的要求体现到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各环节,切勿让廉洁文化建设“落实在会议上”“停留在口头上”,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作者张荻荻,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