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深刻理解建设体育强国的丰富内涵

2023-04-03 10:41 来源:南方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要深刻理解建设体育强国的丰富内涵。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体育全面均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背景、起点、推进方式以及在世界体育中的位置、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等都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建设体育强国,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核心、过度商业化的发展逻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体育发展经历了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创造、从外部输入向内在拓展、从点状串联到网状并联的转变,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内蕴中华体育文化的发展道路,推动体育全面均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设体育强国不仅推动了中国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而且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扎实基础,探索出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发展道路。

  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是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指引,在遵循体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特征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发展目标。建设体育强国,既契合体育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宏伟目标,又遵循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导向。我们所建设的体育强国,是彰显中国制度优势、具有中国特色、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强国,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体育强国,拓展了体育的本质功能与重要属性,为全世界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经验。

  二、在理念与实践上秉持奥林匹克精神,为世界体育事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为体育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体育逐渐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和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超过4亿人。截至2021年底,我国体育场地共有397.14万个,面积达到34.11亿平方米。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1175亿元,列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成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

  近年来由于赛事规模不断扩大、成本持续提升等原因,西方国家对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举办热情减退,纷纷退出申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行列。在全球经济受到重创的严峻时刻,中国主动承担全球责任,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承办了许多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比如先后举办了夏季和冬季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等,彰显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中国为世界奉献了冬奥会、冬残奥会两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中国在理念与实践上秉持奥林匹克精神,更为世界体育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三、将和平发展作为重要的使命与担当,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为人类文明发展指引了正确方向,与奥林匹克精神高度契合。体育是跨越种族、政治、肤色、文化差异的“通用语言”,体育呼吁各国人民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竞技,通过体育手段来释放人类本性,通过文明的方式开展公平、平等、积极的体育竞赛,凝聚民族感与自豪感,减少国际冲突,以体育文化交流为载体,加强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利用体育特有的功能构建和平共处、命运与共、团结合作、多方共赢的国际环境,打造国际间体育健康、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等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体育在维护国际秩序、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体育强国建设将全人类社会和平发展作为重要的使命与担当,是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西方体育文化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西欧文化,由于地势环境与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了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体育文化,其注重体型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激烈竞争的风格。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人体内部修养极为重视,强调修身养性、天人合一,与西方体育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中华体育文明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中不断发展:一方面,中国以高度开放心态接纳奥林匹克文化,学习西方体育先进经验,大力发展职业体育,积极参与和举办国际体育赛事,主动承担国际体育事务,广泛开展双边体育交流;另一方面,在大力发展以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为目标的西方体育时,传承弘扬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内外兼修的东方体育活动如武术、太极等,坚持自主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体育文明的特质,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特色体育强国建设,彰显了中国人包容豁达、兼容并蓄的心态,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作者:周良君、朱文杰,分别系广州体育学院教授和硕士研究生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