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的品格特征与精神特质。“五个突出特性”的重要论断,融民族性与时代性于一体,融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于一体,丰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原创性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了文化坐标、精神旗帜。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而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必须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与精神特质。正是这“五个突出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众所周知,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创造了底蕴深厚、魅力隽永、生命力强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独特的文化基因、文化形态与精神气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重要影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倚重的精神力量。然而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到底是啥模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等核心问题,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华文明的精准画像,也是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视野对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深刻思考与恢弘擘画,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疆域广、人口众、民族多、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多元一体发展演进路向,中国是典型的文化认同型、文化凝聚型国家。与其他大国基于征战、宗教认同而形成发展不同的是,中国是由不同区域族群、民系基于文化认同而形成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国家,这种文化认同基于中国内生的核心价值理念,由各种大大小小的文化圈、文化系统整合形成大中华文化圈、文化系统,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多个区域、多个民族、多种形态的文化综合体。正是这种基于文化认同的属性才使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
中华文化具有与其辽阔的国土一样的恢弘大气,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使中华文化呈现出东方大国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秉持仁、义、礼、智、信,推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导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的重要启示,是治国理政的文化根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支撑。与此同时,在世界文化一体化进程中,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文化元素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要深刻领悟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中华优秀文化焕发现代魅力与时代风采,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詹双晖,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