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深刻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走出的成功道路、形成的鲜明特色、积累的宝贵经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也为更多国家独立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增添了信心。
中国式现代化为稳定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现代化叙事的历史逻辑中前进、在时代潮流中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现了不负人民的大情怀、兼济天下的大格局、引领时代的大担当。中国式现代化通过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
面对全球经济形势低迷,中国日益凸显的国际影响力为建构中国现代化话语体系及其走向世界注入了信心和底气,奏响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交融发展的新乐章。中国依托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快速升级的消费结构、高速迭代升级的市场需求等,实现中国经济稳定和转型发展。同时,致力于维护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稳定,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同各国分享发展红利。近10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6.6%,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速的2.6%和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增速的3.7%。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带来高质量发展机遇。中老铁路建成之前,老挝仅有一段长约3.5公里的铁路连接泰国。极为不便的交通状况多年来制约着老挝的发展。中老铁路建成以后,让曾经多山缺路的老挝直接跨入现代化运输时代。就贸易伙伴而言,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年前11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5.89万亿元,增长15.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4%。欧盟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22年贸易总值为5.17万亿元,增长7%,占13.5%。美国作为第三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为4.62万亿元,增长4.8%,占12%。韩国是第四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为2.22万亿元,增长4.7%,占5.8%。一组组亮眼数据凸显中国与全球市场的贸易往来更加紧密,见证了一个社会稳定和经济强劲的中国将是全世界共同的福祉。
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注入新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脉,内生于中国实践、体现着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引起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大转变,也必将对现代化发展形态与发展方向产生世界影响。中国式现代化是着眼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从而得出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现代化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使得现代化建设过程成功规避了资本至上的逻辑,不断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动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源所在。中国式现代化不仅焕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而且有力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与人类致力于现代化一般规律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其蕴含的创新理论,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将要做的事情为中心,以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书写了马克思主义新篇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版本。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逻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为开辟人类新文明形态注入新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一个重大命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式现代化形成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话语,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方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新的价值参考系统。
从人类现代化的发展时序看,无论从概念上还是实践上,西方国家现代化处于先发行列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但西方现代化文明形态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轨迹,并不适合其他文明形态完全照搬。同时,追求单一性文明形态,并不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庄严责任。在坦诚交流中深化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汇聚共同发展的合力,为破解全球挑战贡献中国良方,为动荡世界注入稳定的信心和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独有的文明特质展现于世界,以全新视角扩展了人们对文明形态的认知。
中国式现代化在开启人类现代化新篇章的同时,也以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崭新姿态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内涵和新价值。世界也在丈量中国式现代化速度、广度、深度的同时,见证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加速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进步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意蕴及其伟大实践,为人类共同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作者曾汉君,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南方医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