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是大多数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期盼,“生活不离本社区、情感不离老街坊、养老不离身边人”是老年人普遍认可的养老方式。发展社区嵌入式的家门口居家养老,能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更贴心、暖心、舒心的专业养老服务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截至2024年底,广东省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789万人,老龄化率达17.46%,预计2030年将突破20%。近年来,广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将养老服务相关工作纳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广东省“民生十大工程”“十件民生实事”统筹推进,出台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基本构建起兜底供养有保障、普惠养老能满足、中高端市场可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四梁八柱”,努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是大多数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期盼,“生活不离本社区、情感不离老街坊、养老不离身边人”是老年人普遍认可的养老方式。发展社区嵌入式的家门口居家养老,为老年人近距离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体娱乐、紧急救援、临终关怀等服务,将极大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目前,广东各地在发展家门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离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尚有不小差距。因此,急需加强规制化、适老化、数智化、优才化、协同化建设,打造优质应用场景,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更贴心、暖心、舒心的专业养老服务,推动家门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规制化:健全养老服务政策支持体系
宏观层面,做好政策支持体系顶层设计,抓紧出台关于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细则,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整合民政、卫健、医保等政策资源,吸引企业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事业中来。土地政策方面,简化和优化存量土地用途变更程序,支持利用存量低效用地和商业服务用地改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税收政策方面,落实养老服务领域各项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政策。微观层面,细化家门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准入资质、设施配备、建设规范、监督管理、评估反馈等,保证老年人不折不扣切实享受到养老政策红利。
适老化:打造友好型养老产品与环境
适老化是一种理念的蝶变和行为的转变,要求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从规划、设计到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真正站在老年人的视角去思考、谋划和建设。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普遍会出现视力下降、听力减退、肢体灵活性降低、平衡能力变差等身体机能问题。因此,对于选择在家门口社区“原居安老”的老年人而言,一个安全的、无障碍的适老化环境显得格外重要。适老化居家养老产品与环境的主要应用场域,一要居住空间适老化,包括卫生间干湿分离、安装扶手、厨房使用明火自动阻断燃气灶具、安装紧急呼叫按钮等;二要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包括无障碍设施的供给,高清晰服务标识系统的建构,老年食堂、老年活动场所、社区卫生站、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服务体系的配套和完善等。
数智化:以有温度的科技赋能养老服务
数智养老是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结合体,其最终目的不在于以冷冰冰的机器取代人,而是以有温度的智慧的数字化技术赋能养老服务。通过数智化路径,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精准分析老年人在生活起居、安全保障、康复保健、娱乐休闲等各方面的异质性、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智能化养老服务。发展数智化尤其要正视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包括接入鸿沟、理解鸿沟、操作鸿沟和心理鸿沟。跨越“数字鸿沟”,不是要强迫老年人都变成数字达人,而是要让技术去适应人,同时,秉持数字包容的理念,保留老年人不使用数智化技术的权利选项。要将老年人对服务的满意度置于首位,致力于打造真正切合老年人需求的高质量的数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优才化:培养高技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
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从业素养整体不高,缺乏人文情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现象较为普遍,其主要原因,一是从业人员大部分来自外来务工人员,二是缺乏有质量的系统性职业培训,因此导致专业人才短缺。为此,急需加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体系建设,依托高校、职业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开设培训课程。举办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加快养老服务业人文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同时,适当提高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改善工作环境,建立合理的薪酬增长机制和职业晋升渠道,增强其职业价值感和荣誉感。建立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以及相配套的准入与退出机制,规范从业行为,确保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人文与专业素养。
协同化:多方合作发挥联动效应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非社区一力所能胜任,需要基层党组织、属地政府、社会、市场、社区志愿者共同参与,通过协同发力,构建起“1+1+N”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第一个“1”代表一个引领,即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第二个“1”代表一个指导,即属地政府发挥组织指导作用;“N”表示市场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物业服务机构等协同参与。总体而言,坚持“党建引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志愿助力”的原则,多方合作发挥联动效应,合力推动家门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作者方俊、李浩然,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GD24CZZ0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