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创新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2025-07-14 11:21 来源:南方日报 胡项连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转型,农民利益诉求逐渐多元,面对复杂的乡村治理环境,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尤为迫切。

  健全村级组织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村级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村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完善组织结构、建立标准体系、实施清单管理等举措,各地村级组织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为以高效能的乡村治理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人才结构失衡、专业化水平不足、村集体自我造血功能欠缺、监督机制虚化、群众参与度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高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机构和村级事务的领导能力。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下沉,不断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选拔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担任支部书记。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动员村小组组长、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促进党组织领导的村级自治组织规范化运行。健全组织建设,完善运行机制,优化监督和管理制度,在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同时,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专业化运行。完善集体议事决策、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村级制度,推动村务监督组织有序化运行。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工作根本上是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关键是要搞好服务,特别是要抓好‘一老一小’这两个重点。”近年来,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规模明显扩大、供给方式日趋多元、供给内容不断增加、服务标准持续提高、对象范围逐渐扩展,但城乡之间、典型村与普通村之间、不同职业群体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要增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大力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通过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农民养老金水平,让广大农民共享乡村振兴的成果。要增进公共服务供给的可及性,借助“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收集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数据,建立公共服务供给清单并及时进行动态更新。在人口规模大且流动性强的乡村,创新探索数据下沉工作机制,使数据更有效地服务于基层社会治理。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源于乡村社会中的个体成员,植根于乡村内部主体行动的自觉性,其核心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目前,受群众工作基础、社会动员方式、群众参与反馈机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群众对村级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仍有待提升。

  因此,要加强内外联动,围绕群众不同类型的实际需要,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推行全方位、宽领域教育培训,把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和政策融入到生产生活中,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通过引入产业项目促进乡村就业、在干事创业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完善群众议事协商机制、探索多元化的乡村运营模式等,引导群众实现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局外人”到“主人翁”的转变。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村全面振兴向纵深推进,乡村治理能力也要随之不断提升。

  因此,要多措并举全面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要挖掘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丰富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文化引领能力。要发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主体作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进社区活动,提升依法办事能力。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利用乡村的自治与德治资源,健全基层治理机制,提升矛盾预防化解能力。要结合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公共服务需要、农产品销售需要等,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

  作者胡项连,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编辑:顾萌萌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