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主线

2025-10-20 12:48 来源:南方日报

  日前,经党中央批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下简称“第五卷”)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第五卷通篇贯穿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主线,是对党的二十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集中展现了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担当。深刻领悟第五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蕴含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社会发展大逻辑大趋势的睿智思考,准确把握这部著作的精髓要义,对于我们把握历史主动、破解发展难题,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锚定目标任务,擘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蓝图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一百多年奋斗的主题,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第五卷的开篇之作,明确提出了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战略安排上,第五卷科学绘就推进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明确“两步走”战略安排,体现了党对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坚定信心和战略定力。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与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经济建设上,提出并深刻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与发展路径,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政治建设上,提出“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将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文化建设上,提出“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社会建设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生态文明建设上,提出聚焦“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此外,第五卷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国家安全工作、军队建设和祖国统一等作出了具体战略安排,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重要支撑。这些部署立足实践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方法论指导”是理论影响实践发展的基本方式。第五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思想理论之“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部分,强调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实践方案和科学路径;在论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时,强调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等关系,系统布局、谋定而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维方法与实践设计。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认知桎梏,超越了“增长—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为人类现代化命题提供了崭新路径。

  推进理论创新,不断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实践上才能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觉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成功之道。”第五卷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实践每向前推进一步,理论支撑就要跟进一步。第五卷全面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原创性成果,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刻思考和科学判断。例如,深刻阐述“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极大深化了我们党对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提出并系统论述新质生产力理论,是立足新的发展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这些新概念新观点新论断,标注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高度,开辟了理论创新新境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有力的理论支持。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创新的根本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第五卷不仅是理论集成,更是实践指南。该卷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实践导向,要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新征程上破解发展难题、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提供了科学指引,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品格。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和实践为理论创新开辟了广阔前景,提出了新的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理论也应反映时代的声音,回答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遇到的崭新课题,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

  坚持胸怀天下,为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新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各国现代化。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动荡变革相互交织的复杂局势,习近平总书记以宽阔的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和时代发展大势,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党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的中国答案。它从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广阔视野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第五卷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目标、实现路径、战略引领和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释,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指明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方向,为破解全球性问题提供了系统完备的新举措。

  维护世界和平安宁、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进步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第五卷提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四大全球倡议彼此呼应、相辅相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坚实支撑;提出汇聚“全球南方”力量新课题,强调“全球南方”应当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挺膺担当;提出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一面光辉旗帜。目前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同中国一道建设起各种不同形式的命运共同体。第五卷系统阐述了中国有关中阿、中非、中国—中亚,以及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全球南方”、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的对外政策主张,生动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世界变局中的时代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的共同发展紧密结合,以“同球共济”的精神、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开放包容的胸襟,凝聚广泛共识,汇聚强大合力,为全球发展提供新机遇新思路。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

  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首先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是成功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面对前进道路上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挑战,面对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第五卷重点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三次全会上及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对如何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等进行全面论述和战略安排。该专题从“六个如何始终”入手,系统分析大党独有难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和治理方案,并从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和面对的重大挑战,全面阐释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深沉忧患意识、高度历史自觉和强烈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还对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阐述,提出推进自我革命的“九个以”的战略方针、下大力气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的七个方面要求,构建了“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与“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实践架构。既有战略性考量又有操作性支撑,实现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为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开辟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作者唐土红,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制度伦理基础研究”(25BZX075)阶段性成果

编辑:曹晓静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