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平台+品牌+移动课堂”创新赋能大思政育人

2024-06-28 16: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新场域”“新桥梁”,通过“平台+品牌+移动课堂”三位一体创新赋能大思政育人,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一、打造“一院两基地四中心”科研平台,教科研赋能思政课建设

  学校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学校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为载体,整合省内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职院校、科研院所及社会组织,协力同心打造一个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基地。聚焦职业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过程中的历史方位、时代任务、发展沿革、愿景画像、中外比较、国情特色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究,建立智库网络构建机制、专家顾问机制、开放合作共享机制、成果产出推广机制。聚焦重点学术平台建设、研究队伍建设和创新研究,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产出一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标志性、重量级研究成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统筹推进“两基地、四中心”建设。一是“名师名家实训基地”。面向全校师生、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示范课,为上好思政课树立标杆和榜样,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二是“思政行走课堂研创基地”。结合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等,将“理论宣讲”课开到田间地头,开到改革创新一线,让青年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研究中心”。以当代青年高职学生的代际特征为基础,研究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载体及教育评价等精准对接“学生端”需求,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有效性。四是“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主动对接我校非思政课教师,探究将思政课元素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融入到专业课等其他课程,提升我校“三全育人”水平,创建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五是“政府决策咨询研究中心”。引导各类人才加强横向合作和社会服务,积极承担地方决策咨询、参政议政项目,创建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政府决策咨询研究中心。六是“基层党建研究中心”。积极探索政、校、企、协、社五维联动的党建联盟新阵地,开展党建联络、联学、联建系列活动,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党建促育人合作的大思政新格局。

  通过打造“一院两基地四中心”科研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有了更加便捷多样的教科研载体,赋能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人文社科类项目大幅度提升,教师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大提高。

  二、打造“146N”五维一体党建育人品牌,引领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思想建设为动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作风建设为保障,以纪律建设为根基,以制度建设为支撑,以推动事业发展为落脚点,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出台了一系列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政策、安排和举措。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学院创建了“146N”党建引领育人模式,以推动党建和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一条主线”),依托多方党建优势资源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阵地、社会实践阵地、课程思政阵地、学生党建阵地(“四个阵地”),加强与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教务部、科技部(“六个部门”)在党建、立德树人、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上“多方”共建共享,通过以“党建+四个贯通”工作法为基础的多举措(“N”),推动党建与思政教育“双融双促”,实现“在实践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在发展中升华”,不断强化党建与思政课建设深入融合,推进大思政育人走深走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46N党建引领育人”模式

  以“146N”五维一体常态化推进党性教育走深走实。全面推进系列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纪律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五维一体”的党员教育活动。以“三会一课”为载体,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自修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优秀党员走出去和外面专家请进来相结合等多层次学习形式,落实落细“五维一体”的党员教育。近年来,以“激活新阵地、分享主题故事、开展专题学习、人人讲党课、开展党史宣讲、为民办实事”为抓手助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警示教育、专题学习、廉政党课、廉政征文”模式推进纪律学习教育,以“主题讲座、教育基地、专题党课”模式夯实爱国主义教育,以“长效机制系统化推进、宣传教育规范化推进、专题培训专业化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推进”扎实做好师德师风教育,坚持理论先进、对党忠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廉洁从教。

  近年来学院形成了许多有分量的党建研究成果。其中获省厅级以上荣誉立项等20余项,有效推动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在发表论文、课题项目等位居全校前列,引领马克思主义学院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

  三、打造“两廊两馆两阵地”六大移动课堂,行走思政课让师生沉浸校园大思政育人坊

  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将课堂教学延伸到户外,探索学生参与为主的翻转课堂实践,打造“两廊两馆两阵地”六大移动课堂,开展行走思政课让师生沉浸在校园大思政育人基地。

  以沿湖文化长廊打造“弘扬优秀匠心文化移动课堂”。学校以“与鲁班展开跨越千年的匠心对话”为主题,围绕清远校区凤凰湖打造“世界建筑大观+名匠亭+巧圣园”为核心景观沿湖文化长廊。通过墙绘及现代式创意浮雕形式将古今中外建筑大师的生平、作品、重要语录,呈现于墙面。让广大师生在移动实践课堂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外优秀工匠精神洗礼,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建筑文化的内涵与独特优势。

  以岭南文化长廊打造“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移动课堂”。廊区融合了岭南传统建筑技艺传承基地、岭南传统建筑文化与技艺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岭南传统建筑文化与技艺传承校内示范教学基地三基地的功能,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岭南传统建筑技艺博物馆,数字技术、AI人工智能新技术赋能,采用多种形式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助推增强师生文化自觉,传承工匠精神、实践服务社会、数字赋能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头活水移动课堂。

  以校史馆文化史实打造“爱校荣校移动课堂”。修史撰志,旨在述古鉴今。历史的画卷在前赴后继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中书写。一代人有一代的使命担当,接续奋斗创造新辉煌,踔厉奋发一起向未来,广东建院全校师生将凝心聚力、勇毅前行,奋力走好新时代新征程的赶考之路,通过校史馆向广大师生展现自1979年建校以来,建院学子响应号召勇立潮头,三十余万校友投身南粤建设,以开拓创新之魄力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壮丽华章。不断激发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开展爱校荣校教育。

  以北江生态馆为基地打造“生态文明思想移动课堂”。学校坚持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校与清远市生态环境局、清远市生态环境局清城分局共建的清远北江生态文明展示馆,面向省职教城十几万师生和清远市民免费开放,成为展现清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项目依托学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师资和专业力量,开展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市民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为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大思政课”的培育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和案例支撑。

  以智慧党建中心打造“多功能交互式党建移动课堂”。学校智慧党建中心占地面积约300平,通过VR党建观景台、环幕红色影院、朗读亭、党建3D电子沙盘等设备,为师生打造沉浸式思政教育体验场景,将AI、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到党组织相关工作领域,对探索科技赋能新时代党建工作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学生在智慧党建中心虚拟现实中体验红色教育。

  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主题园打造“传承红色基因爱国主义移动课堂”。主题园区占地面积约800平,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建设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为线索,通过精美的雕塑作品和丰富的互动体验,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按党委的要求,通过“平台+品牌+移动课堂”创新赋能大思政育人,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既“站在山顶看世界”,又“静下心来谋发展”,实施第一年(2023)规范达标、第二年(2024)特色提升、第三年(2025)示范推广的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打造教师第一党支部并入选“省级样板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成为学校“党建标杆院系”,正朝努力成为高水平示范马院的目标奋力前行。

  作者:李德富,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统战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吴宇阳: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