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2023-02-06 10:39 来源:南方日报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广东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契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探索人才机制创新,推动建立融通引才、服务留才、统筹育才三位一体的人才流动与协同治理机制,为再造一个新广东注入人才的基础性支撑。

  推动融通引才

  广东协同港澳,优化人才流动的宏观环境,促进三地人才协同的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

  贯通人才评价,加强跨境执业的政策衔接。首先,出台精细化政策指引与人才评价细则。广东先后出台《关于公布广东省认定香港专业能力评估证书职业能力第一批目录清单的公告》等文件,使人才跨境执业工作开展有规可循、有理可依。其次,制定明确标准对人才执业资格进行跨地认定。前海制定了香港地区税务师、物业管理师、会计师等在当地执业的执行细则,形成了资格认证、合伙联营、考试互免等特殊的执业资质衔接机制。最后,落实专业技术职称的跨地评定。南沙实施“一试三证”职业资格评价体系,可对28个专业技术工种的等级进行考核评估。深圳率先试点对在深工作的香港专科医师进行高级职称的认定工作。

  强化人才激励,营造爱才护才的引才氛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大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人才激励计划,如广州的“红棉计划”、深圳的“孔雀计划”、东莞的“蓝火计划”等,通过配套人才绿卡、落户奖励、安家补助、项目奖励等措施,加速人才跨地流动。如横琴前海南沙实施“双15%”的税收优惠政策。

  提升创业就业环境吸引力。在加强创业扶持方面,一是提供创业孵化。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引进了十多家高质量的孵化平台,带动港澳人才创业就业。二是完善创业保障。深圳为符合条件的港澳创业者提供以个人为单位最高60万元、以企业为单位最高5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一是产业引才。广州南沙制定“1+1+10”产业政策体系,促进重点产业企业载体进驻。二是合作引才。香港于2021年1月发布“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推动引才合作。

  促进服务留才

  广东携手港澳,通过提升服务水平留住人才,促进人才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破壁垒,稳队伍。为打破港澳人才在内地开展商务活动存在的制度壁垒,广东省出台16项出入境政策和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便利措施。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三地口岸实行“三地三检”24小时通关模式,珠澳两地实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创新通关探索。

  降门槛,减负担。广东对港澳人才实行就业许可制度,通过制度保障来粤工作的港澳人才能够享受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劳动待遇。2018年,广东进一步在横琴、前海、南沙自由贸易区探索免除办理《台港澳人员就业证》的先行经验,降低港澳人才在大湾区内享有完整居民权利的门槛。港澳企业商事登记实现“一网通办”,目前已有上万家港资企业采用简化版公证文书办理了相关企业登记业务,全面降低在粤港澳企业及其人才的行政负担。

  优配套,强服务。为解决港澳人才在粤生活的后顾之忧,各地加强了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服务支持。在社保方面,深圳将在深居住的港澳籍灵活就业人员和未就业居民纳入深圳市社会保险保障范围。在住房方面,南沙采取了“竞配建”等模式筹建了3000余套人才公寓,深圳前海推出近5000套人才公寓,700余套储备性人才住宅。2019年底,粤港澳大湾区住房公积金信息共享平台上线,大湾区内缴存职工异地使用住房公积金一地即可办理。在子女教育方面,珠海横琴创新实施了“公办民管”办学模式,切实提高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实施统筹育才

  教育对自主性人才培养具有基础作用。粤港澳大湾区自主培养造就一流人才方阵,通过人才战略协作、人才平台共建、人才成果共享,源源不断地造就各类人才。

  人才战略协作,统筹人才培养。粤港澳三地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实现了常态化交流,粤港教育合作专责小组定期举行会议,统筹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人才培育一体化的战略规划与协作项目,统筹各项人才培育的政策方案,创建人才持续供给“蓄水池”,强化大湾区人才“自我造血”功能。

  人才平台共建,育才资源共用。一是高校间共建。2016年以来,在中山大学倡导下,粤港澳三地高校共同成立粤港澳高校联盟。三地高校相继成立粤港澳超算联盟、粤港澳空间科学与技术联盟、粤港澳海洋科技创新联盟等,在专业细分领域推动科研项目的有效对接。二是校地间共建。大湾区各大城市通过与粤港澳高校开展合作办学项目,推进新建高校、新建大学校区、研究生院等建设,如香港理工大学(佛山)、澳门科技大学(中山)等,通过推动人才平台共建实现育才资源共享。三是地区间共建。澳门与珠海签署《关于推进澳珠人才协同发展的合作协议》,建立起互动协调机制,统筹人才项目对接。

  人才成果共享,育才优势互补。坚持软硬联通并举,促进软优势与硬优势的互补。港澳地区文化、教育等软资源丰富,而广东在空间、资金、人口等硬资源上更具优势。一方面,不少香港院校已经在大湾区城市设立分校,通过合作办学的方式实现了三地在育才方面的软硬件优势互补。另一方面,项目合作深度推进。粤港澳三地建立起常态化的港澳科研机构及其人才参与广东省重大科技攻关机制,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便捷流动。

  作者王清,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系广东省委宣传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与治理创新”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