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数智时代治理范式如何革新

2025-04-28 11:49 来源:南方日报

  近年来,通用人工智能持续突破,具身智能与脑机接口技术加速迭代,硅基智能迅猛崛起。硅基智能超脱水和氧气的生命形式,既以数字形态存在于虚拟空间,又经机器人落地于实体操作,还由多智能体协同形成分布式网络,且基于机器学习和量子计算实现指数级进化。人类与AI究竟是工具理性主导的“主客关系”,还是价值共创驱动的“伙伴关系”,抑或是空间争夺衍生的“敌我关系”,仍未充分明晰。当下,AI失控的风险隐忧如影随形,科技向善的伦理规范亟待确立,治理范式的革新适配迫在眉睫,人类文明的系统转型必须破题。

  构建面向硅基智能的治理体系

  构建法律规制、伦理治理、技术防控三位一体的治理架构,形成既能激发创新活力又防范系统风险的治理范式,筑牢人工智能发展的制度根基。

  构建硅基智能的法治框架。在基础立法层面,谋划制定人工智能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于硅基智能体法律人格,明确其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责任承担机制。在监管规范层面,构建智能合约驱动的“监管沙盒”,制定算法审计标准和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建立技术创新的动态合规体系。在权益保障层面,设立数字人权法庭,构建AI侵权责任追溯机制,建立数据资产的确权、交易和收益分配制度。

  打造科技向善的价值坐标。强化源头系统治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企业主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伦理治理共同体。建立研发伦理审查机构,实行“技术伦理准生证”制度,在芯片设计阶段嵌入价值观过滤模块。优化包容审慎监管,开发伦理影响评估系统,设置算法偏见检测与纠正机制,建立AI决策的可解释性标准,建设科技伦理风险准备金制度。

  扎牢安全可控的技术屏障。完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算法库和开源社区,发展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底层平台,构建量子加密通信网络。丰富科技治理工具,开发智能合约监管平台,建立算法备案与数字水印系统,部署AI行为监测天网。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构建风险预警神经网络,开发AI危机处置推演系统,建立跨领域应急响应联盟。

  锻造适配数智时代的治理能力

  构建“感知—决策—执行—防御”全链条智能化治理,推动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单点突破向系统协同的根本转变。

  构建全域协同的智能神经网络。强化数字治理中枢建设,统筹布局国家级智慧治理平台,整合超算中心、量子计算等算力资源,构建跨域数据中台与知识图谱引擎,发展基于因果推理的智能决策系统。建立政策效果动态评估模型,实现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的范式转变。织密基层智能感知矩阵,在县域/街道部署智能微脑,建立政策执行实时监测平台。通过智能终端应用矩阵延伸治理触角,实现民生服务“最后一米”精准触达。打造数字孪生治理底座,构建城市级数字孪生沙盘、行业级演进模拟器与个体级数字分身系统,形成虚实交互的治理仿真环境,开展政策预演、风险预判和资源调度。

  建强跨界融合的协同行动能力。筑牢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6G泛在通信网络、量子通信骨干网与区块链信任平台,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体系。完善数字身份认证、数据交易流通等基础制度,夯实数字治理底座。突破未来技术关键领域,设立具身智能、类脑计算等前沿实验室,攻关多模态交互、自主决策等核心技术。构建创新成果转化生态,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完善从概念验证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设立中试基地与场景实验室,推动AI治理技术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场景应用。

  完善智能预警的风险免疫体系。构建全周期风险防控机制,部署AI驱动的风险预警平台,建立“预防—监测—处置”智能闭环。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危机征兆智能预判,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开展风险溯源分析,构建多主体协同处置机制。培育全民数字安全素养,开发全民数字素养云平台,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字技能培训体系。建立社会风险认知评估机制,开展常态化数字安全演练,培育公众网络安全防护意识与应急响应能力。

  拓展前瞻科技文明的治理认知

  面向未来加强预期管理,构建“科技—人文—宇宙”的共生范式。在空间维度,从地球文明拓展至星际文明。在生命维度,从碳硅分立迭代到人机共生。在时间维度,推动单细胞生命与智能体的永续共存。

  超前构想星际文明图景。研究发展量子通信星座网络,构建星际信息高速公路。创建跨物种协作平台,实现碳基智慧与硅基智能在太空开发中的有机协同。

  审慎面对人机融合发展。“神经接口—脑机网络—意识融合”逐级进化日趋加速,碳基智能与硅基智能深度融合的未来已来。要预估类脑芯片接口开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突破生物智能的算力瓶颈,想象全球“脑联网”的远景和人类认知的超级聚合体,倡导探索意识数字化技术,前瞻人机融合的进化安全边界。

  预期涵育可持续进化生态。建立技术进化的负反馈调节机制,防止单一技术路径的过度垄断。完善伦理规范的自适应更新系统,确保价值体系与技术发展同步迭代。前瞻构建星际生态保护联盟,维护宇宙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跨物种基因库,思考与新兴智慧生命的共生之道。

  作者陈晓运,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教授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4年度特别委托重点项目(GD24WTC02-11、GD24WTC02-14)阶段性成果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