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质生产力作为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推动了经济转型升级。而消费高质量发展则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所在。因此,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与消费高质量发展协同发展策略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质生产力与消费高质量协同发展策略构建
(一)创新协同: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新质生产力与消费高质量协同发展策略构建,创新协同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是推动这一协同发展策略的关键举措。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意味着产业界、学术界、研究机构以及最终用户之间需要建立紧密的联系与合作机制。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加强各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企业可以依托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力量,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同时,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可以借助企业的市场敏锐度和产业化能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鼓励产学研用各方积极参与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通过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升生产力的创新能力,加快消费高质量发展。同时,这种协同策略也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协同:构建统一市场体系
要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让商品和要素在市场中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开放的市场体系也意味着要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要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权益,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的发生。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市场行为的规范和监督,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序运行。
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引导市场主体的投资和消费行为。同时,还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市场协同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政策协同:制定一体化的发展规划
政策协同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消费结构的升级进行统筹规划。这包括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路径的明确以及消费市场的拓展、消费环境的优化等方面的全面考虑。制定一体化的政策体系,可以有效避免政策间的相互掣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政策协同需要注重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配合。新质生产力与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各部门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合力。通过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确保各项政策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实现政策效应的最大化。
政策协同还需要注重政策的落地实施和效果评估。好的政策只有得到有效执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政策执行机制和效果评估体系,对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估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优化,确保政策协同的顺利进行。
通过制定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配合,注重政策的落地实施和效果评估,推动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环境协同:优化新质生产力与消费发展环境
优化新质生产力与消费发展环境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前提。这包括加强新基建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空间,进而推动消费市场的繁荣。改善消费环境是激发消费潜力的关键所在。这要求加强市场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消费信心。同时,还要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引导消费者形成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实现生产与消费环境的协同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同时促进消费市场的公平竞争。此外,还应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协同发展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优化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法力度
加快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针对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和新模式,要及时制定专项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益和责任,规范市场行为,为新质生产力的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注重法律法规体系的动态调整,与时俱进优化法律法规体系。要定期评估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及时修订和完善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法规体系的与时俱进。
强化法律及条例的实施与监察严格性,保障法令能够得到切实执行。保护好知识产权及消费者权益对于新质生产力与消费高质量发展尤其重要。构建完善的法律执行体系,增强执法部门的组织建设,提升执法作用,对违反法律的行径施加严格制裁,保障市场竞争的公正性。
(二)强化财政金融支持,提升实施力度和效度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财政部门应加大对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和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实施税收优惠等方式,降低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的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同时,对于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消费领域,也应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或奖励,鼓励消费者进行高品质消费,推动消费市场升级。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部门应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新质生产力产业和消费市场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例如,可以推出针对新质生产力产业的专项贷款、债券等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同时,也可以开发针对消费升级的消费信贷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建立健全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机制。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还需要完善相关政策和监管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高效和合规。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机制,加强政策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同时,也应加强对财政金融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资金用到实处、发挥实效。
(三)推进“人才本位”机制创新,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
推进人才本位的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优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设置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在创新实践中不断突破,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要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通过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本地区发展。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人才的匹配度和适应性,确保引进的人才能够真正融入本地发展环境,为新质生产力与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协同策略贡献力量。
加强人才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建立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先进经验,不断提升本地区的人才培养与引进质量。
(四)搭建更多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为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应建立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机制。通过政府间的协商与合作,推动双边或多边协议的签订,为产业合作、技术转移和市场开拓提供政策保障。同时,鼓励企业间开展跨国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
作者:谢仁寿,广东消费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