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年轻干部学好用好“四下基层”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2023-11-17 10:40 来源:南方网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党和人民对你们寄予厚望。”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年轻干部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学好用好“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更好推动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1310”具体部署落地落实。“四下基层”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群众观点,有利于年轻干部培养深厚的人民情怀;体现了解决矛盾的问题导向,有利于年轻干部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有利于年轻干部锤炼优良作风,赢得群众口碑和信任。

  坚持在“民心所向”中聚力于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让党的旗帜飘扬在一线。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生动体现了我们党始终聚力于民的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通过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而我们的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干部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并且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连的关系,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第二批主题教育涉及的范围更广、受众更多,更加贴合基层、直面群众。民生新政、惠民举措再多再细,如果老百姓不知晓、没用上,好政策也会止于“最后一公里”;稳经济、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再好再及时,如果企业了解得不到位不透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流于纸面。年轻干部在强化理论武装的同时,还应发挥学习能力强、表达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优势,把政策宣传送到群众的“家门口”、企业的“厂门口”,让政策措施易得、易懂更易用。一要“上门”,借助基层宣讲、乡间讲堂、入户拜访、榕树课堂等“小阵地 微讲堂”形式,将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传递到基层的“神经末梢”。二要“善言”,用接地气的文字、通俗化的语言、创新性的方式,以小话题讲好大理论,以小故事讲活大道理,以小视角讲透大主题,让党的创新理论向基层延伸、向民意靠拢。

  坚持在“问题导向”中行而有效,调查研究下基层,让社情民意反映在一线。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的指向就是调查研究的方向。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形成了独特的调查研究观和方法论。习近平同志初到宁德的一个多月内就将下辖的9个县全部跑遍,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出宁德必经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一系列重要理念,破解了当地“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历史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并将“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摆在重要位置,指出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年轻干部要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脚力”转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用好“深、实、细、准、效”调研五字诀,主动走出机关大院、高楼大厦的“舒适圈”,在农村社区、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中,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带着真情实感与耐心执着拜人民为师,把最真实、最宝贵的声音传递上去,把“冒着热气”的第一手资料和鲜活经验运用起来,在探索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写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同时,发挥年轻干部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切实将调查研究转化为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坚持在“密切联系”中拉近距离,信访接待下基层,让急难愁盼化解在一线。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是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化解矛盾的窗口。1988年12月,习近平同志刚到福建宁德工作不久,就主持召开了第一个“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要求“约访制度和下基层开展信访接待日活动的制度要坚持下去”。如今,带着问题下访、随机抽查走访、定点时间接访……各色各样的信访接待方式应运而生,致力于解决群众“无处可说”的难题,提升党和国家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和威望。年轻干部要把信访接待下基层作为取信于民的重要抓手,把信访作为考察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总结为政得失的“反光镜”,切实把察实情、解民意、化矛盾、解难题贯穿到信访工作的各个流程和各个环节之中。大力弘扬“马上就办,办要办好”的工作精神,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担当”,用情用心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通过信访接待下基层,年轻干部可以在密切联系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提高应对复杂问题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坚持在“求真务实”中历练本领,现场办公下基层,让担当作为锤炼在一线。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第一线和最前沿,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党的执政根基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现场办公下基层”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也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措施,以求真务实作风把解决问题的战线前移。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九进寿宁”“三进下党”“七下晋江”,深入现场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等问题,为当地发展排忧解难、定向领航。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扎实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既在“机关会场”又在“基层现场”,到达发现问题的“第一现场”,对接急难愁盼的“第一当事人”,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以“实干”求“实绩”,真正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作者: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政治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广东省中青年科级干部培训班调查研究教研组指导教师 钟宇慧]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