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跨海通道为大湾区打开机会之窗活力之门

2025-01-20 11:27 来源:南方日报

  ●国家级重大跨海通道工程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相继开通,与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极大缩短了大湾区城市群之间的通勤时间,对促进大湾区城市群互联互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更深层次看,两大跨海通道的开通是以时间换空间,为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发展打开了机会之窗、活力之门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领会总书记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要求,锚定打造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目标,以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为先导,强强联手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2024年6月和12月,国家级重大跨海通道工程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相继开通,与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极大缩短了大湾区城市群之间的通勤时间,对促进大湾区城市群互联互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更深层次看,两大跨海通道的开通是以时间换空间,为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发展打开了机会之窗、活力之门。

  跨海通道开通缩短了大湾区通勤时间

  深圳、珠海分别是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的“落脚点”,在大湾区“一点两地”定位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深圳的经济总量大、产业基础好、创新实力强,但土地资源紧张、发展腹地窄小,制约了其核心引擎作用的充分发挥,急需探索扩容新空间;相反,中山、江门等珠江口西岸城市发展空间广阔,能够为深圳的扩容提质发展延伸新的空间。同样,珠海作为引领珠西都市圈发展的核心城市,自身综合实力虽相对较强,但与周边城市的联结度和黏合力不够。以往高昂的通勤时间成本,直接束缚了深圳、珠海、中山、江门等城市之间开展合作的活力。

  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开通,极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通勤时间,从深圳到中山的时间由过去的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到江门的时间缩短至35分钟左右;从珠海金湾到江门台山的时间则由以往的1个多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显然,珠江口东西两岸、黄茅海东西两岸城市之间通勤时间的大幅压缩,可谓如虎添翼,使深圳、珠海能在资源整合和利用、产业转移和布局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市场与腹地,极大发挥其在推动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跨海通道开通激发了大湾区发展动能

  长期以来,珠江口、黄茅海东西两岸存在着“东强西弱”、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制约了大湾区打造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市群发展格局目标的实现。作为联结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经济动脉,深中通道极大压缩了城市之间的通勤时间,推动着资源要素更加快速、高效地辐射与流动、迭代与整合、分工与协作,进而实现珠江口东西两岸都市圈乃至整个城市群之间的协调发展,带来发展空间的重构和发展红利的再释放;同样,黄茅海跨海通道也发挥着推进珠西都市圈城市之间协调发展、加强都市圈内外联动的功能。

  今后,深圳、东莞、惠州等珠江口东岸城市可将部分产业,高效、精准转移至中山、江门、珠海等珠江口西岸城市,进而在黄茅海跨海通道“承东启西”的加持下,进一步辐射至大湾区周边的阳江、茂名等粤西地区城市,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特别是深圳将能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重优势,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为枢纽进一步释放经济、产业、政策等外溢效应,为珠江口西岸城市注入发展红利,激发整个珠江口西岸的经济发展潜能,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的协调发展。此外,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与港珠澳大桥共同串联了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也联通了广深港澳、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将有助于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在粤港澳三地、珠江口东西两岸更加高效便捷流动,为培育、壮大各领域的新质生产力点燃强劲引擎,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跨海通道开通拓展了大湾区活动空间

  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大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私家车的日益普及,大湾区各城市之间居民自驾“互相串门”已成常态,生活半径和社会空间逐渐突破所在城市的范围。但以往珠江口东西两岸居民自驾“相互串门”主要依赖虎门大桥,导致道路拥堵问题严重,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另外,珠江西岸的江门和珠海市区没有直达的动车,珠海金湾与江门台山两地居民乘车往来也必须“拐湾”绕行。凡此种种,均限制了珠江口东西两岸居民的生活半径与社会交往空间。

  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珠江口东西两岸居民自驾“相互串门”的通勤路线更多样、通勤时间更节省,这无疑将极大拓展大湾区居民的社会活动空间。越来越多珠海、中山、江门、澳门等珠江口西岸城市乃至阳江、茂名等粤西城市的居民,选择从深中通道“东进”至东岸城市观光消费;同样地,珠江口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香港居民也可以通过深中通道“西行”至西岸城市,进而经黄茅海跨海通道连接西部沿海高速直达阳江、茂名等粤西城市访亲探友,拓展自己的朋友圈。深中通道拓宽了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半径,让更多居民能开启“工作在珠江口东(西)岸,居住在珠江口西(东)岸”的双城生活体验。跨海通道加速了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的形成,助推了深圳都市圈与珠西都市圈的协调发展。

  跨海通道开通拉近了大湾区心理空间

  珠江口东西两岸居民血脉相连、文脉相通,世代共同生活在珠江三角洲这片沃土。但在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前,珠江口、黄茅海东西两岸居民跨岸(城)通勤的成本高、耗时长、选择少,无形中造成了心理空间上的距离与隔阂,甚至形成了某些认知偏颇。

  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其融合发展的成果将惠及大湾区城市群的居民。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珠江口、黄茅海东西两岸居民的“东进西行”可“过湾”直达,不再需要“拐湾”相见。因此,伴随社会与人文交流的愈加深入,居民的心理空间距离将拉近,心理隔阂也将逐渐弥合。

  更为重要的是,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虽然没有直接连通港澳,但在大湾区城市群高速交通大动脉逐渐“打通”,以及“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和广深港高铁通车的利好形势下,两大跨海通道的开通能为港澳居民深度体验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发展成果、直观感受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乃至粤西地区的人文风光提供更多选择。假以时日,港澳与内地居民将逐渐形成大家都是大湾区人的身份意识和心理认同。

  杨爱平: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黄天: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158)阶段性成果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