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新型生产关系

2024-03-18 11:53 来源:南方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是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一种新型生产力的组织形态,其要点是通过提高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在形成新质生产力和进一步完善新型生产关系上重点发力,通过形成合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中国经济的“以进促稳”。因此,积极做好今年及以后的经济发展工作,必须“双管齐下”推动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当代应用

  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必要性,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现代应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根本上体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具有反作用。生产力之所以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和升级换代是由技术革命的重点突破不断推动的。技术革命推动了生产工具的变革。马克思很早就注意到了机器在社会大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机器表现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发的、使一般生产方式发生革命的起点”。与此同时,马克思也十分强调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既可成为新技术革命产生和生产力发展的“催生婆”和“加速器”,也可能成为“桎梏”和“抑制器”。马克思的《资本论》通过深刻分析生产关系的变化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就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典范。而生产力的运动方式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和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个生产力的运动方式构成生产方式的内核,以及和生产力发展方式相关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虽然产生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的生产工具——数字技术,与作为前面三次工业革命代表生产工具的蒸汽机、发电机和计算机有重大差异,但它的广泛应用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得以实现的过程中,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和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新动能的产生等方面,仍然需要生产关系的调整。因此,完善新型生产关系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现代应用。

  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经验启示

  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生产关系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宝贵经验。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指出:“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总结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是一个深刻启示和主要经验,对于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广东改革开放在全国先行一步,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年来,一个世界级城市群正在崛起。2023年,广东省经济总量突破13万亿元,以不到全国陆地2%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0.8%的生产总值。回顾过去,广东之所以能够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实现综合实力历史性跨越,最根本的动力是改革开放。展望未来,要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再造一个新广东,最根本的还要靠改革开放。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新时期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创造性运用改革开放这一宝贵经验,发挥其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根据新质生产力的内生要求推进重点改革

  如果说过去的改革主要是由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推动,那么现在的改革就应由新质生产力技术特点决定的内生要求所推动。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包括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新动能等表现形式。它的特点是:人力资本比重大,研发阶段时间长,金融支持要求高,营商环境要求高,市场渠道联系紧,政府政策配套细。特别是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方面,要求有新的用工形式、人才激励机制和企业管理方式。在数据的生产、运用和保护方面,需要有特殊的产权制度设计。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方面,要求有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充分发达的供应链相配合。特别是在推动原始创新方面,需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面向未来建设完善实验室体系。这就要求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打通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存在的各种有形、无形的壁垒,着力把各级各类实验室打造成公共产品。因此,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必要性深植于新质生产力技术特点决定的内生要求之中。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进一步明确了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和总体方向,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一起构成了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系统集成理论,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提供科学指引。

  通过深化改革来进一步完善新型生产关系,要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深化改革可从以下几个重点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新场景、新业态、新服务,离不开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特别是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体系和金融支持体系,为原始创新和应用转化提供更好外部环境。进一步实施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外联动。进一步改革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完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企业科层组织体系和用工形式等等。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从这个角度看,通过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就有了更宏大的时代要求,并将在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