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在实施“双百行动”中再创双赢效应

2025-10-09 11:07 来源:南方日报

  “双百行动”是指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该行动旨在通过组织化、系统化、项目化的运作推进省内百家高校院所与109个涉农县(市、区)结对共建,推动高校作为纵向帮扶的重要力量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进一步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县域所需、高校所能”的原则,发挥专业优势,做好强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强化城乡规划建设服务,突出基本公共服务支持、突出基层人才培养培训,参与集体经济运营、参与基层改革创新探索,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等工作。

  “双百行动”不是单纯的高校服务地方,更重要的是校地合作带来双赢效应,不仅为地方发展带来科技与人才的支持,反过来也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首先,地方的发展需求为农业高校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如无人机的智能识别技术用于自动化分拣农产品,就为高校自动化学院提供了新的研发课题。其次,“双百行动”使地方政府和高校都自觉地将产教结合、校地合作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不仅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为师生走向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平台,也解决了高校以往靠关系为学生找实习点的难题。再次,高校科研团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实现科研与实践能力双提升的基础上扩大了服务乡村的影响力。更可喜的是,“双百行动”促进了高校自身的教学改革,拓宽了人才培养思路与学科发展方向。学科突破与成果积累,正是校地合作反哺高校发展的直接体现。

  目前,无论是乡镇干部还是高校师生,普遍对“双百行动”的深入实施充满期待,纷纷表示希望长期坚持。如何在实践中再创更好的双赢效应?通过深入调研,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破题。

  确立共赢理念

  校地双方都要端正认识,打破单向帮扶的固有思维,树立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共赢理念。要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真正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撑力量,把“双百行动”作为教育科技融入生产一线的合作平台,是高校与地方相互支持、双向受益、长期合作的重要路径。对农业高校而言,这意味着传统教学模式要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必须把科研做在生产一线上、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更意味着学生的培养目标要看重解决实际问题,人才的培养过程要注重生产一线研发,学术评价标准要关注科技成果转化。

  深化校地合作

  在深入推进“双百行动”的过程中,要消除急躁和疲软情绪,扎扎实实做好校地结对共建,把校地合作的重心转到抓好每一个项目的落实、每一个村的治理上来。以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为依托,在乡镇建设长期扎根、轮流接替的项目服务团队。紧扣乡镇需求,依托高校技术优势推动农产品品种改良与深加工升级,集中力量攻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借助人工智能新技术,用AR唤醒传统村落的文化记忆;把算法用在果园菜地,用AI为作物“问诊”,用影像识别帮生猪、鲜鱼“说话”。

  加大经费支持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的支持,深入实施“双百行动”也面临经费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因此,要以项目为依托,争取财政的项目经费支持,同时进一步用好校内经费,尽量将教学实习与校地合作的项目实施结合起来,使教学实习经费的使用发挥最佳效应。另外,通过校地合作的项目实施,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尤其是企业和校友支持,合力推进“双百行动”的顺利开展。

  健全合作机制

  推进“双百行动”的深入实施,要形成政府、企业、高校合作共赢的运作机制。学校层面,针对技术支持不足、项目推进滞后等问题,要加强校内统筹,可建立由在职专业教师和部分退休专业教师组成的技术服务预备队,在需要技术支持时及时提供志愿服务。地方层面,建立由县委、县政府统筹的政校企协同运作的“任务共担、成果共享”机制,及时召开各方联席会议,共商发展大计,协调有关事项,组织联合攻关,力求各方资源按产业需求精准匹配。比如,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过程中,政府协调土地流转与资金,高校提供品种和土壤改良技术,企业负责深加工与销售。

  完善政策保障

  完善鼓励支持高校教师下乡的相关政策,确保下乡参加科技服务的教师职称晋升优先、教学工作量减免并得到相关补贴。建立下乡服务与学术能力并重的评价体系,在评优评先中设立“双百行动”先进个人专项,获奖人员在岗位聘任、绩效分配中优先考虑。将“双百行动”服务经历纳入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职称评审指标,将服务期间形成的成果与传统学术成果同等对待,避免唯课题的单一评价倾向。加大对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支持,设立项目绩效奖励基金,对在“双百行动”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团队及时给予奖励。

  作者曾学龙,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教授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