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021-11-30 09:27 来源:南方日报 高怡冰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2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能够在有效促进要素流动的基础上,实现特色产业培育、空间布局优化和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是“融合”,关键是生产要素的平等交换、双向流动,重点是特色产业培育

  城乡生产要素存在结构性差异,相对于城市,农村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当前阶段的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是不同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即农村提供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由城市向农村流动,在城乡融合中形成土地、劳动力、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在流动前提下的集聚和整合,推动城乡要素跨界优化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特色产业的培育相统一,并在特定的空间载体中形成集聚;在政策方向明确和引导激励下,产业集聚需要率先由资本牵引,以资本投入带动其他生产要素集聚,培育特色产业;产业发展进一步吸引要素流动和集聚,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特色产业培育、空间载体建设、要素投入机制三位一体,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三个支点。

  推动要素流动和集聚,丰富产业形态,培育特色产业新支点

  产业是实现城乡融合的核心内容,引导生产要素流动和集聚,培育特色产业,符合城镇化发展规律和经济增长规律。我国城乡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多元经济形态并存,城乡融合的产业培育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在都市经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传统制造业、传统农业、特色农业共存的城乡产业差异中找到新的产业结合点,实现要素优化配置,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为重要补充的形态多样的发展格局,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培育三类特色产业:

  农业田园产业。以特色资源、特色文化、特色环境、特色建筑为依托,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健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农耕文化体验等新业态培育机制,形成农业田园特色产业。

  特色服务产业。立足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积淀,以培育特色产业为核心,发展信息、科创、金融、教育、商贸、文化旅游、森林、体育、康养等特色服务业。

  业态融合产业。以城市科技和农业科技改造乡村传统农业,以城市工业生产延长乡村农业产业链条,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丰富农村产业业态,实现城乡多层次产业形态的对接和融合。

  加快要素融合,优化城乡发展格局,打造空间载体新支点

  实现城乡融合和产业协同发展,迫切需要形成多元的产业空间载体作为撬动城乡融合的新支点。城乡融合发展是梯队展开的过程,并根据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形成不同的空间格局。同时,结合乡村建设行动的实施,把乡村优美环境、人文风俗、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等进行集中和集聚,实现从单向城市化到城乡融合的转变,加速人口、资本、土地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推动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等功能性要素的融合,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打造出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型空间格局。重点打造三种类型的空间格局:

  城市近郊特色小镇。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周边等具有城乡接合部区位特点的地区,由于区位优势明显,适合作为集聚要素、培育产业的空间载体。在这些区域,利用相对低成本的创业场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农村劳动力、特色资源和城市的科技、资本等有机结合,形成集聚特色产业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具有鲜明产业特色、产城人文融合多元功能、集约高效空间利用特点的特色小镇,加速人口在城乡之间流动,资本在城乡之间布局,形成新型城乡融合发展平台。

  县域的县城及城镇。一方面,县城及城镇是城乡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城和城镇周边城乡要素流动频繁,农村要素向城镇集聚,工业和农业互促明显;另一方面,县城及城镇也是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要素流动的节点,能够率先承接中心城市或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利用县域经济内循环纽带和外循环节点的双重作用,做大做强县城和城镇,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产业园区。在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比较好的区域,布局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约化发展,提升工业发展效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业的联动发展。

  加快资本入乡,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构建要素投入新支点

  要重点建立三个机制:

  一是工商资本入乡机制。建立工商资本入乡促进机制,引导工商资本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资金、产业、技术等支持。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借助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提供工商资本进入的机制和路径,解决城乡要素差异的问题,激发城乡融合的活力。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机制。在产业培育中,以工商资本入乡机制为引领,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城乡融合的内生动力。在城镇建设和园区建设中,探索构建以企业投入为主、以政府有效精准投资为辅的多元主体参与的投资运营模式,为城镇建设和园区建设提供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全链条服务,系统解决资金投入、产业培育等问题,实行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

  三是利益联结机制。在加快城乡融合中引导企业进行有效投资,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投融资模式和盈利模式可以内嵌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产业基金、股权众筹等多种途径,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作者系广东省社科院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省社科院驻吴川市黄坡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

编辑:刘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