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奋力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

——基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辩证统一的思考

2025-03-27 17:29 来源:南方网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22年12月召开的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结合省情实际作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积极探索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全省上下积极推进扩绿增绿,不断提升森林质量,优化森林结构,进一步厚植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当前,广东全省森林覆盖率53.03%,森林蓄积量、自然保护地数量等关键生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取得了扎实成效。两年多来的生动实践让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不仅是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确抉择,更是基于科学理论建构和指导的必由之路,是基于历史传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基于实践理性和延续的必由之路,充分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是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科学理论建构和指导的题中之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新时期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此后经过5年多的实践探索,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明确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22年7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明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鲜明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美丽中国”等一系列原创性、标识性概念,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有力推动实现中国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术语革命”。2022年12月广东省委出台实施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将“绿色”“美丽”鲜明标识作为新征程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最靓丽的底色,无疑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题中之义。

  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是基于历史传承和发展的不二选择

  1915年,孙中山先生和凌道扬先生等林学家倡议设立植树节。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是植树节倡议设立110周年,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也正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此外,今年更是“岳山造林”大会战50周年,这些都与广东密不可分。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工作。从40年前省委、省政府作出“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的决定,到1991年3月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的称号;再到1991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继续奋战五年确保如期绿化广东的决定》,1994年1月以1号文件出台《关于巩固绿化成果,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先后启动实施了一系列绿化造林行动,爱绿植绿护绿成为广东传承不断、生生不息的光荣传统。多年来植树造林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养分;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正是基于历史传承和发展的不二选择。

  三、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是基于实践理性和延续的最优方案

  2013年8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决定》,从推动广东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的高度以及顺应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出发,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绿化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美好家园。

  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深化部署。2018年8月,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广东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吹响了广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攻号角,为进一步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美丽广东打牢了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题,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审议通过决定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在新时代以来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积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奋力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这也是基于实践理性和延续的最优方案。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其中的“道”,既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生态智慧,更是浸润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发展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因为这一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一”就是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打造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中国新画卷;“二”“三”就是画卷中福建、浙江、广东等具体篇章;“万物”则是每个人弘扬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爱护生态、崇尚自然、绿色消费生产生活方式的实际行动。而这一切,必将进一步丰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具体实践,为生动诠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赖海明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梁洁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