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 铸牢中国心中华魂

2022-08-15 09:50 来源:南方日报 周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特别是要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引和根本遵循。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当今世界民族主权国家的演变逻辑

  国家的建构不仅基于共同的边界、民族、种族、文化、语言等,更为重要的是各民族、种族生成的共同体意识、普遍的文化认同和共识性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确立起以民族主权国家为基本单元的国际政治格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三百多年来,各民族主权国家彼此之间既互相合作又互相斗争,共同塑造了今天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存的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现代民族主权国家,更多是借助于资本主义体系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的结果。20世纪社会主义思潮和革命运动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曾一度打破资本主义民族主权国家独霸全球的局面。但在资本主义民族主权国家的联合包围、渗透颠覆之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相继发生。残酷的事实说明,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如果没有稳固的共同体意识、没有稳固的文化认同话语认同,在面临外部势力分化和挑拨时,国家认同就会逐步瓦解并最终陷于崩溃。

  作为多民族的社会主义中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把握好当今世界民族主权国家的演变逻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指出:“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进入21世纪以来,相当一部分西方资本主义民族主权国家置本国内部民族问题不顾,反而不断利用民族、宗教等问题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攻击,其目的之一就是企图借此分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达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消解。因此,做好民族工作,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尤为迫切。民族观与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息息相关,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在国家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

  “多”,一方面体现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地理的三阶地貌孕育了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意识,但在动荡的历史变迁中,人口流动、族际通婚等方式,逐渐形成了相互套嵌的居住格局和血缘交融多元格局。另一方面,体现在展现各民族特质的多样性的文化特征,使用不同的文化符号来表达各自的文化信仰。“一”,则表现了各民族在交往互动中创生的共有的价值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现了一体和多元、共同性和差异性相互依存、相互构建的辩证逻辑,一体容纳多元,多元是一体生成发展的基础,各民族多样性文化彰显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丰富的价值空间,没有民族多样性就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中表达。

  “多元一体”既体现了充分尊重“多元”,坚持平等和谐,又凸显了高度认同“一体”,不断同心聚力。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鲜明体现着“多元一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要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多”与“一”的辩证逻辑中,迫切需要加强民族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政治方面,要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以政党认同推进国家认同。党的领导是推进民族地区革命、建设不断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构建国家认同需要不断完善党的自身建设,坚持以“国家繁荣统一、民族平等团结、社会稳定发展”为核心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激发各族人民对国家和社会主义高度认同的政治共同体意识。同时,也要警惕民族宗教极端势力与反华势力沆瀣一气,引导各族人民自觉抵御极端、分裂思想和行径,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做好重点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等的工作,不断树立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政治共同体意识。

  在文化方面,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同时,要尊重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创造,鼓励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大力推动文化融合,为中华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通过弘扬革命历史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层构筑。

  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各族人民对同属中华民族的由衷认同是伟大祖国发展进步的强大支撑。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主任、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重大研究专项《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研究》(GD22ZDZ01-07)阶段性成果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曹晓静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