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两个结合”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2023-11-27 09:44 来源:南方日报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两个结合”造就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生命体,成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样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明确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用“两个结合”开创道路、破解难题、挑战风险、化解矛盾,谱写出一曲曲伟大的英雄赞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现代化的历史。而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基于中国国情、借鉴各国现代化经验,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是一条通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一方面在于坚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另一方面在于深深扎根于中国自身国情,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两个结合”时代命题的提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点亮了航灯。

  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的艰难历程蕴含着“两个结合”深厚的历史逻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不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还提出了“实事求是”“愚公移山”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范例。适时灵活地运用“两个结合”,使中国共产党得以克服艰难险阻,从而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长征。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等一系列科学论断,为新时代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两个结合”蕴含着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根基的理论逻辑

  党的二十大集中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这五个方面的特色,坚守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蕴含了浓厚的中国特色。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中国具体的实际。我国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其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国情决定了推进现代化的路径必然有自身的特点。全体人民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显著标志。这一特色超越了西方国家的福利政策,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着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的构想。这一设计理念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摒弃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的现代化路径,而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对市场经济下消费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反思,是解决物质主义膨胀、精神贫乏等痼疾的根本途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历史上竭泽而渔,破坏生态环境创造巨大财富的一种摒弃,是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路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有别于西方列强恃强凌弱、殖民掠夺的一种现代化路径,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崇尚和平基因,是主张“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一种价值取向,是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力求世界和平发展的一种现代化道路。

  “两个结合”蕴含着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根基的实践逻辑

  “两个结合”既是理论创新,又是实践创新,是“学”与“术”的辩证统一。“学”是“原理”,“术”是“应用”。立足于“学”,就是要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功夫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融会贯通到中国具体实际中,从理论层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发展。着眼于“术”,则要着重考虑以下三个问题。其一,坚定理想信念,时刻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是“两个结合”的根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前行的精神力量,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其二,重视调查研究,立足于本地实际来制定好规划和政策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统筹规划、系统谋划,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等重大关系。这必然要求我们扎根于中国本土实际,摸清真实情况,坚持问题导向,集合群众智慧,努力使政策与策略的制定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其三,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二者互相成就,筑牢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根基。从传统的讲仁爱、重民本、求大同到今天的执政为民、人民至上,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取向;从传统的克己复礼到今天的“两手抓”“两手硬”,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价值取向;从传统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到今天的和谐共生,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特色;从传统的尚和合、协和万邦到今天的和平、合作、共赢,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方向。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构成,才能夯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筑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根基。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都是前所未有、世所罕见的。因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筑牢“两个结合”的文化根基,才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蔡小婷,单位: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KS154)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23YDS02)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