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刘启宇:加强系统保护和活化开发,推动岭南文化出新出彩

2024-09-30 09:33 来源:南方杂志

  文丨刘启宇(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五赴广东,足迹遍及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多次对岭南文化传承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本文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通过剖析岭南文化的源头脉络、鲜明特质及挖掘研究现状,提出新时代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大力推动岭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

  一、岭南文化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一体多元。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史前文化是一种重瓣花朵式的向心结构,进入文明时期后发展为以华夏族为主体,同周围族团保持不同程度关系的政治格局,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石”。

  岭南地区自先秦时期便与中原等其他地区建立文化联系,并形成交流互鉴的交往模式。秦汉以降岭南归于中央王朝统一管辖,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对外交往和海外贸易的重要窗口。绵延数千年的岭南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融汇百越文化与中原等不同地域文化和海外文化,成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演进轨迹,在持续的更新和发展中不断丰富中华文明的内涵、促进中华文明蓬勃发展。

  (一)岭南文化的构建与拓展

  郁南磨刀山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60万~80万年前岭南地区已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岭南先民广泛分布于今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珠海宝镜湾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石网坠、石锚、波浪纹饰的陶器与岩画,石峡遗址出土的石铲、石䦆等农具,充分体现岭南地区兼具舟船文化和耕种文化特质,反映出岭南文化在萌芽阶段便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文明的特色。此外,岭南各地出土了大量带有中原文化特征的青铜器和铁器,殷墟遗址则发现了大量可能来自岭南的海贝。可见,远古时期岭南已与中原产生文化交流,奠定了岭南文化多方交融的底色。秦始皇统一岭南,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岭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特别是汉武帝平复南越国后,岭南地区实质性纳入中原王朝管理体系。经过历朝历代的战乱、迁徙、贸易等,岭南本土文化不断与中原等地文化碰撞融合,岭南地区经济与文化迅速发展。张九龄、韩愈、苏轼等文化名人的文学创作成为岭南文学蓬勃发展的源泉。陈白沙、湛若水开明代心学先河,奠定了晚明心学思潮兴起的基础。余靖、崔与之等推崇的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仁者爱人的道德观等不仅丰富了岭南文化精神内涵,更与中华文明精神内核相契合,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底蕴。唐宋时期,先后在广州设置市舶使、市舶司等官职和机构,管理海外贸易与旅居岭南的来华人员,外国的习俗与宗教不断在这里落地。清代前期,广州成为“一口通商”之地,作为中国唯一保持对外交往的区域,商业、科技、宗教、政治等多元文化在这方沃土交融,不断为岭南文化注入新活力。正是在本土与外来、东方与西方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岭南文化历史性地实现了蓬勃发展和全面提升。

  (二)岭南文化的引领作用

  岭南是中国最早进行对外交往的区域之一。早在三国两晋时期,广州通往印度洋的航线便已开通,“广州在海丝之路中的枢纽地位得以确立”。唐宋以后,来自海外的高频度人员流动和商贸、文化交流,更促进了岭南文化在更宽领域和更深程度上与异域文化交流互鉴。特别是鸦片战争后,岭南文化在秉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大量西方先进文化,成为影响近代中国的重要思想源泉。近代以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均由广东人领导或发起。岭南文化超越区域性文化范畴,成为引领时代潮流、推动中华文明走向新阶段的重要力量。

  岭南地区在近代之后已然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前沿阵地,岭南文化也得到了新的诠释。独特的海洋文明和悠久的海外交往传统,加以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的独特地缘优势,岭南地区成为新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桥头堡,把国外的先进思想、技术和经验引进来,在广东先行先试,然后推广至全国各地。岭南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不仅是创造了经济奇迹,更实现了由“得风气之先”到“开风气之先”的飞跃。经过百余年的近代化、40多年的改革开放,岭南文化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成为中华文明百花园中绚丽的一朵,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成为中华文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推动。

  二、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文化特质

  岭南文化是岭南地区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以及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岭南文化以其务实、兼容、开放、创新等特性,在中华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对岭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助推作用。

  (一)岭南文化的务实性

  岭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了岭南文化务实的特色。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刘锁强指出,岭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岭南先民形成了最大程度利用自然资源的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务实的特色。有学者认为,从地理特征看,岭南地区的边缘性导致历史上中原王朝对岭南地区管控力度较弱;长期的对外交流赋予了岭南文化商贸特质,加上不同时期移民来到岭南地区后的生存压力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在开拓过程中的拼搏努力,使得岭南文化拥有了“难能可贵的价值理性”,即务实性。明清以来,开始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其务实性理念促进岭南文化不断繁荣发展并反向影响中原文化。岭南文化的务实性既体现在岭南先民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式上,也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这种务实性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赋予岭南文化与西方经验主义、实用主义思潮对话的契机,为岭南地区在近代引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岭南文化的兼容性

  岭南文化在百越文化底色上,融合了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并在与海外文化的互动中不断丰富,其多元来源塑造了岭南文化的兼容性。这种兼容性体现在日常生活与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饮食文化方面,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粤菜,融合不同地域风味、选材广泛、烹饪技艺多样等特征构成了粤味烹调的独特魅力,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建筑方面,岭南建筑融汇中西风格,适应本土气候特性,优化了“骑楼”这一独特建筑风格,融合“西方外廊样式与中国传统民居形式”,成为岭南城镇街景的主格调。园林艺术方面,广东四大名园无不蕴含儒家美学思维、道家朴素自然观,在契合岭南地理气候特征基础上,汲取外来建筑形式和技艺,形成独特的岭南园林艺术。

  (三)岭南文化的开放性

  兼收并蓄的文化基因使岭南文化在面对不同类型外来文化时具有开放性。岭南人民坚守珠江水系,同时吸纳黄河、长江中原文化精华;东面临海的地理位置,加上造船工业、航海技术的进步,使岭南先人能在南海驰骋,与海外交往频繁,逐渐形成“以海为商”的海洋文明。岭南人不断下南洋、闯金山,向海外开拓,他们在面对不同文化时怀有兼收并蓄的心态。正是这种开放性使得岭南地区涌现大量侨乡,并通过华侨华人不断引进西方文化。岭南地区在接触西方文化时以开放的态度进行吸纳,从而涌现出一批为中国近代化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体现的“富强救国”之政治主张,标志着洋务运动已深入政治制度改革层面。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将公羊三世说与近代西方天赋人权理论等结合,提出了“大同”社会理想。梁启超借鉴西方制度,提出以民权观念代替君权思想,力图通过政治改革和民主进程,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正是岭南文化开放性的特征赋予了他们融汇中西、兼通中外的可能。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位于岭南地区核心的广东是海内外交流的重要枢纽。新中国改革开放从广东起步,正是源于广东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和侨乡的人缘亲缘优势,及其所带来的文化开放性。

  (四)岭南文化的创新性

  岭南文化的开放性与务实性相结合,使其天然具备了比较、扬弃与革新的能力,在与其他文化的融合碰撞中催生出更贴合时代需求、更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新文化,展现出岭南文化的创新性。宗教方面,六祖慧能创立禅宗,推动了佛教中国化。文学方面,张九龄开五言诗新风,促进开元诗坛的繁荣,为盛唐诗歌风格的确立奠定基础。儒学方面,岭南文化汲取由中原传入的儒、法、道、佛各家思想并进行创新,揭开明代心学崭新篇章。江门学派的诞生标志着“岭南文化第一次有自己的思想流派”,岭南地区不再只是中原文化的辐射地,而成为具有独特观念体系和学术形态,并进一步影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支脉。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推动了岭南人民对中西文化的双向了解和对世界大势的认识把握。林则徐、洪仁玕、孙中山等一批批仁人志士汲取海外先进思想和制度经验,着眼中国历史和现状改造社会,丰富岭南文化内涵。岭南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涌现了众多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身影,如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人民军队创建者之一叶挺、开国元勋叶剑英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引领,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催生出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等精神,极大鼓舞和激励了全国人民,并引领和推动思想的新潮和实践的创新。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

  三、加强对岭南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保护弘扬

  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建立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充分挖掘研究和系统保护的基础上。岭南文化的挖掘研究要有整体观、系统观,保护传承工作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与时代需求和社会风尚有效衔接,让优秀岭南文化活在人们的生活日常,在保护传承的同时实现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一)积极推进早期岭南探源工程

  新世纪以来,广东考古工作实现了多项历史性突破,有10余项考古成果荣登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系列考古发现使岭南文化有据可依、有源可溯,同时推动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一方面,考古发掘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同时利用高新科技手段,有利于逐步还原岭南文化从萌芽到成长的历史画卷;另一方面,考古学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不断扩大研究的时空范围和领域,有助于深入呈现岭南文化的独特样态和多元风貌。

  广东文物考古部门2023年启动“早期岭南文明探源工程”,目前关于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已取得重要进展。郁南磨刀山遗址填补了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广东区域的空白,对旧石器时代人类迁徙与文化传播路线的研究意义重大。英德青塘遗址不仅发现有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还出土大量打制石器、骨角器以及距今17000年广东最早的陶器,展现了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时代特征。新石器时代,岭南地区涌现了多点散发的文化火种,以深圳咸头岭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彩陶白陶类遗存、南海西樵山周边的史前石器制造场遗址群、普宁虎头埔生产印纹陶器的大型史前窑址等等重要发现,证实了岭南先民在这一时期已经拥有较强的工具制作和使用能力。英德岩山寨遗址发现了分区分组结构清晰的大型墓地,表明在距今五千年前后,岭南史前社会已经出现显著的贫富差距和等级差异,成为“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岭南地区可确认的最早复杂社会”。这里出土的大量水稻遗存也证明在这一时期,岭南地区已经开始融入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岭南地区还发掘出大量先秦遗址。深圳屋背岭遗址、黄埔陂头岭遗址、博罗横岭山商周墓地等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验证了岭南地区在先秦时期也有着绚丽多姿的文化。岭南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统一管辖后,以秦代番禺为中心的考古工作涌现了大量意义重大的考古成果。2022年“广东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名单发布,评选出狮雄山秦汉建筑遗址、“南海一号”等考古发现。其中,“南海一号”的挖掘工作为我国水下考古技术发展和水下遗产保护制度完善作出卓越贡献。

  (二)有效衔接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重要见证,具有非同一般的精神价值,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宝贵财富。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修缮保护、活化利用须下足绣花功夫,建立科学系统的机制,在抓好保护的前提下,让文化传承融入人民日常生活,实现文化与经济价值双提升,保护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

  在烟火气里传承历史文脉与民间记忆,是文化同根同源的粤港澳三地的共同理念。坐落在广州老城区的永庆坊通过“微改造”,既提升了街区居住品质、公共服务、文化活力,又让饱含岭南元素的历史建筑留存于此,还引入创意企业和新兴产业,实现新旧融合、出新出彩,曾经的危旧房集中区域成为时尚热门打卡地。同样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古城完好保留了720多条历史街巷,延续传统的社区结构、民俗民风和非遗技艺等,渗透着浓郁的市井烟火气,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节目中大放异彩。江门开平按照“保护整体风貌、保留完整体系”原则,对开平碉楼实施分级化精细化保护与管理,开平碉楼与村落2007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存碉楼1833座,中西建筑结构和装饰形式融合,与周围的乡村景观和谐共存,成为重要文旅资源。2005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澳门历史城区,汇聚了20余座历史建筑,其中有400多年历史的玫瑰圣母堂是全城举行音乐会次数最多的场所,地标建筑大三巴牌坊则是室外摇滚音乐会、拉丁大巡游的璀璨舞台。

  源于人民日常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见证了岭南文化绵延传承,也融入到老百姓的当下生活和社会时尚中。广东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工作,非遗保护与文旅风尚和网络热潮紧密结合,传承活力大幅提升。2023年,《非遗里的中国》在央视热播后反响热烈,风行海内外的粤绣、热血十足的潮汕英歌舞、凝聚华人精神的佛山咏春拳、精到细致的潮州工夫茶艺等在海内海外、线上线下充分展现,使非遗更好地融入时尚生活。

  (三)线上线下助力传承发展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文化场馆阵地作用,在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是新时代新课题。以“南海一号”宋代古沉船发掘、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主题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2023年共接待游客107万人次,成为广东“最热”研学游目的地之一;修缮活化“史语所”创始地柏园,设立书吧和主题展览,成为文化新地标,在保护活化历史建筑的同时为公众提供文化交流场所。韶关借助历史文化名人张九龄IP,在全市城乡打造近百家“风度书房”,兼具内涵与颜值的“风度书房”既满足了大众阅读需要,提升了韶关城市形象,还进一步传扬了岭南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4月底,由广东美术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共同组成的“文化巨轮”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启用,作为岭南文化大湾区传播的重要阵地、海内外沟通交流的“文化客厅”、粤港澳三地的“文化连心桥”,将助力广东加快建设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除线下场馆外,广东利用数字技术有效提升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水平,通过数字展览、数字互动平台、数字技术应用等方式,让馆藏文物活起来。广东省博物馆推出“红色热土 不朽丰碑—沉浸式博物馆之夜”系列活动,利用人机交互、语音视频和动画技术重现历史场景,为观众提供沉浸式参观体验。广州鲁迅纪念馆“庄严万象—中国水陆画艺术精品展”通过VR虚拟展览,实现线下展览线上还原。东莞博物馆联盟推出“云上博物馆”项目,全方位、高精度还原实体空间,观众穿越时空与文物别样相遇。要继续打造品牌化与火出圈的文化场馆,建设新时代广东乃至国家的文化符号;强化科技赋能,打通官方与民间传播场域,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文化中心。

  四、以创新思维引领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建设

  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既要加强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又要着眼未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提升。当前,推动岭南文化传承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特别是在文化范型和学科话语体系建构上,岭南文化的辨识度、认知度和影响力还远远不足;在文化资源开发活化方面,品牌形象的系统构建与文化产品精准营销力度还远远不够。因此,亟需更新观念,着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着眼网络信息时代传播手段和媒体形态的深刻变革,主动应变、积极求变,以学术、学科、话语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驱动岭南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同时更加出新出彩。

  (一)努力构建岭南文化学科话语体系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文化领域交锋的核心是文化主导权与话语权的争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建构,离不开各区域文化的共同参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让岭南文化活起来,释放当代价值,赓续中华文脉,必须加强岭南文化的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建设,克服以往研究的浅层化、概念化和自说自话倾向,加强对岭南文化范畴、概念的学理逻辑构建和话语表达呈现,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具有世界意义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华文化观念,提高岭南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既要有理论体系的高度定位,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学科体系,也要结合粤菜、醒狮、英歌舞、广东音乐等民间非遗的传承传播,选用世界各国人民能接受、听得懂的表达方式。不仅要立足“自我叙述”讲好岭南故事、大湾区故事和中国故事,还要激活“他者叙述”提升故事的说服力、影响力。同时还要强化“日常叙述”,通过岭南文化的视角讲述全人类共同价值,潜移默化向世界传达中华文化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文明互鉴。

  (二)增强岭南文化保护传承的整体性系统性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划与整体布局,加强文化资源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活化利用和品牌提升。作为跨省区的地方特色文化,岭南文化保护传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行政区隔障碍和“协同传承多元主体性不足”等桎梏,加强文化遗产的区域性保护、建立激励与利益共享机制、形成各有关省区共建共享格局是当务之急。因此,采取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模式,由珠江流域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江西、湖南、福建、海南8省(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8+2”携手共建珠江国家文化公园,打破行政区隔,从国家文化战略层面有效保护传承历史和自然资源,同时挖掘文化遗产的文化教育、旅游观光、科学研究等多元功能,推动跨区域文化经济协同发展,不失为一项科学合理、可行有效的策略。截至2024年,珠江流域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5项、世界自然遗产2项(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3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3处、历史文化名城47处、历史文化名镇80处、历史文化名村295处、中国传统村落1435处。岭南文化与珠江流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同一概念,是中原文化、百越文化和海外文化长期融合的产物,并兼具了近代以来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的文化精神,比长江、黄河有着更为明显的江海一体特征,其积淀的丰富遗产充实了自身的文化内涵。以珠江国家文化公园为抓手,开展岭南文化遗产保护和区域文化的深入挖掘,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完整表述,对于健全丰富我国国家文化公园体系,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岭南文化传承创新

  新质生产力赋能岭南文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与创新组合路径的跃升。一要以“文化+”生产链路推进“文化+科技+传媒+旅游+数字+网络”跨界融合,实现多模态文化交融。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交互等新技术手段,对岭南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呈现,将文化制造进一步推向文化智造。二要着眼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之变,以先进技术赋能,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出系列浓墨重彩、立体多元的融合报道与文化创意产品,为岭南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三要着眼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与业态之变,加速打造人文底蕴与自然景观、科技创新与艺术审美相交融的文旅产品,推动文旅、会展、演艺等关联领域提质升级。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岭南文化传承创新。四要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联合海内外高校开设科研基地、相关专业及开展学术交流,培育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精通新技术新手段新应用的优秀人才,扶植本土人才、吸引外来优才,通过打通民间与官方人才交流活动场域,制定人才激励机制,优化就业生态,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岭南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本文系广东省社科规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2024年度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委托项目(GD24SXZWT03-14)阶段性成果]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