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就是说,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一定要以时代特点为基础,以时代要求为靶向,对其内核加以扬弃、拓展、完善。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文化也需要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岭南文化传统研究以往更重视“发掘传统”,即对业已存在,但因种种原因被湮灭的传统的寻找、揭示与彰显。从“两创”的角度看,在“发掘传统”之外,“发明传统”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何谓“发明传统”
何谓“传”?《说文解字》曰:“传,遽也。”清代段玉裁注曰“若今时乘传骑驿而使者也。”传与驿互训。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曰:“传者,相传继续也。”“传”的意义逐渐引申为延续、继续,代代相传之意。何谓“统”?《说文解字》曰:“统,纪也。”本义是茧的头绪,引申为纲纪、本始等义。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论传统》中对传统的理解与此类似,他认为:“传统意味着许多事物。就其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来看,它的涵义仅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或相传至今的东西。”
任何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都会有他们古老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是这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的历史实践中积淀而来的,并且包含了这个民族所认同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略有不同,著名历史学家庞朴先生认为,传统文化是过去的已经完成的那些东西,是静态的,完成的;而文化传统是动态的,发展的。正因为文化传统是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所以才会在每个时代织入这个时代的优秀元素,形成有生命力的新的传统。这种新近的,被逐渐建构的传统,被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称为“发明的传统”。
“发明的传统”不是说这些传统是无中生有、向壁虚造,但确与我们常说的历史、文化、习俗等传统稍有不同。相对来说,历史、文化、习俗等传统,更倾向是历史过程淘洗凝练自然而成的,而“发明的传统”则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逐渐形成的。“发明的传统”更具现实性与当下性,往往是为了“新近的目的”,为了形成现实的凝聚和“民族—国家”的集体认同。历史、文化、习俗等传统与“发明的传统”也有联系,“发明的传统”通过不停重复的仪式化、制度化,逐渐成为历史、文化、习俗等传统的一部分;同时往往需要结合历史、文化、习俗等传统,“来作为行动的合法性依据和团体一致的黏合剂”。
为何要“发明传统”
以往文化传统的建构更多依赖于“传统的发掘”,岭南文化传统建构也是如此。岭南文献的收集整理、“南海I号”的发掘,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掘等等都是一种“传统的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文化传统建构提出更高的要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能仅仅是传统的发现与发掘,更需要“传统的发明”。
简单说,发明的传统“为民族认同和人为的共同体提供中介”。由此可见,岭南文化传统的“发明”,在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等方面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比如,侨文化传统,作为近代岭南文化传统的一个部分,尤其需要“传统的发明”来增强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文化传统的核心是一套价值体系,任何传统都是为了与具有历史意义的过去建立连续性。“发掘的传统”侧重挖掘连续性中恒定不变的一面;“发明的传统”则侧重在对传统价值与时俱进的再阐释、再发明的一面。例如,岭南文化传统的发明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凝聚粤港澳大湾区共同的文化基础,推动湾区的经济融合和文化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说明,现代化必须经过“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或者说“传统的发明”来实现。
如何“发明传统”
第一,“发明传统”必须建立在“发掘传统”的基础之上。做好岭南文化传统的考古发掘、文献整理,才可能将发掘化为发明,没有“发掘”基础的“发明”只会是空中楼阁。
第二,岭南文化特点之一是其经世致用的务实性,相对而言,岭南文化传统常常埋藏在生活的细节之中,并且缺少对其的发明与阐扬。比如开平的碉楼,民间的侨批等等侨文化物件中,有太多值得发明的侨文化传统。抓住物、抓住细节、变宏大叙事为细节叙事,便讲好了侨故事,记住了乡愁,发明了侨文化的传统。
第三,岭南文化传统的发明需要抽绎出文化象征。霍布斯鲍姆在《传统的发明》中举了很多发明传统的例证,比如“苏格兰高地传统的苏格兰裙”“威尔士传统的徽章”以及象征英国君主制的“英国王室的仪式、表演”等等。“发明的传统”需要创造出象征物,需要以形式化、制度化、仪式化来保持其活性与凝聚力。岭南文化包括了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几大文化圈,表现在诸如岭南饮食、岭南建筑、岭南方言、岭南文学、岭南戏剧、岭南工艺、岭南习俗、岭南服饰等诸多方面。这时候需要在每一个地域、每一个类型的岭南传统中抽绎出一个一以贯之的典型象征,这就是一种“传统的发明”,能够起到更好的凝聚作用。比如电影《雄狮少年》、小说《燕食记》等分别从习俗与饮食的角度提供了很好的“发明传统”的范例。
最后,需要注意岭南文化传统尽管是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传统,但是它无法断开和中华文化传统的血脉联系。岭南文化传统的发掘和发明,需要摆在中华文化传统版图下去阐释。对岭南文化传统与中华文化传统链接点的寻找也是在“发明传统”。
作者程刚,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