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021-10-26 08:59 来源:人民日报 许晓东 智耀徵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坚持党管人才,必须发挥党委(党组)在人才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统一领导,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谋划大局,把握方向,解决问题,整合力量,保证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改进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凝聚人才作用,进一步完善人才结构体系。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问题,培养和引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大力培养战略科学家和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形成布局合理的人才梯队。

  统筹学校教育和职后培训。培养人才是事关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经过长期发展,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这是我国源源不断培养各类人才的坚实基础。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要深入把握教育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我们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完善职后培训。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应在新入职人员的培养上下功夫,依托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平台,引导青年科技人员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前沿问题为导向,突出战略研究,注重前瞻研究,强化联合研究;对具有发展潜力和处于职业关键期的青年科技人员,可推荐到国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大型企业进行访学交流。科研管理部门要着力做好统筹工作,鼓励青年科技人员参与重大攻关项目,以任务为驱动,组建多学科研究团队,不断增强其研究能力、合作意识与管理能力。

  优化人才发展机制和环境。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离不开机制保障和良好环境支撑。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整合科技资源,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组建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注重发挥战略科学家、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健全科技人才投入保障机制,发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建立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加大重点学科领域人才项目投入。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为人才松绑,支持科研人员开展自由探索研究,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要能够在全球范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这就需要将人才发现考察、引进审核和风险评估工作前移,变被动引才为主动招才。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促进科技开放合作,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政策,在薪酬福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为全球优秀人才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

  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对于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和潜力有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决人才评价机制存在的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趋同、评价社会化程度不高、用人主体自主权落实不够等问题,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要尊重各学科领域科研规律,根据研究类型制定相应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避免一刀切和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倾向。比如,基础研究的评价标准应突出原创导向,关注研究成果的科学水平和学术贡献,以同行评议为主,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成果质量和原创价值;应用研究成果以行业用户和社会评价为主。进一步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打破论资排辈现象,完善学术共同体和同行评议制度,将评议主体责任制贯穿于评价体系设计中,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聚焦原创性、突破性、引领性成果进行科研创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编辑:刘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