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就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提出了系列举措,指出要健全特色鲜明的志愿文化体系,并提出厚植志愿文化基础、营造志愿文化氛围、增强志愿文化自觉。志愿文化体系是支撑志愿服务行动的文化系统,为新时代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精神支撑。面对未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志愿文化建设,健全特色鲜明的志愿文化体系,为我国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保障,推动形成全社会踊跃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厚植志愿文化基础。志愿文化是在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形成,来源并服务于志愿者群体,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以各方面资源特别是社会资源为载体的独特文化。
志愿文化全面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从公益的角度来看,志愿服务对他人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关怀具有天然的道德性,精髓在于实现给予、利他、济世的社会价值。这种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使志愿文化从理论层面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质,从实践层面通过志愿服务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人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志愿文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既为我国志愿者事业提供了深厚思想基础,也为新时代志愿文化提供了重要精神滋养。深入挖掘和阐发“天下为公”“仁者爱人”“积善成德”“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等中华优秀传统思想观念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实现志愿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志愿文化深刻体现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崇高追求。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中国革命精神的血脉与内涵,从雷锋精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脉络。“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雷锋精神的衍生和传承,其内涵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志愿文化深刻体现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导向,彰显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时代价值和道德力量。时代在变,志愿服务的内容在变,但志愿精神永不过时。要加强对志愿文化的宣传推广工作,深化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厚植志愿文化基础,为新时代志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
营造志愿文化氛围。志愿服务是润物无声的爱心善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凝聚志愿力量,推动全民文明素养提升,需要营造志愿文化氛围。
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创作志愿服务题材的文艺作品、文创产品、公益广告,记录志愿服务事业,书写志愿者动人故事;通过建设主题公园、广场、雕塑等,彰显人性向善之美,让志愿精神持续发光;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讲好新时代志愿服务故事,增强志愿者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激励更多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研究推动设立中国志愿者日,建立健全志愿者宣誓制度,推广志愿者誓词,规范使用“心手标”等志愿服务标识,建立包括旗帜、徽章、牌匾、服饰、装备在内的志愿服务视觉识别系统。
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文化氛围。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我们要积极弘扬志愿文化,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激励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务事业,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凝聚起志愿服务事业强盛发展的推动力。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作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创新探索志愿服务模式,激活志愿服务力量;将志愿服务与百姓需求精准对接,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推动志愿服务创特色出成效。让“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的志愿口号耳熟能详,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带动更多的社会成员以志愿行动传递正能量和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增强志愿文化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进一步明确了志愿服务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我国注册志愿者已达2.32亿,组建了135万支志愿服务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社会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人民号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展望未来,增强志愿文化自觉,志愿服务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增强青少年和大学生群体的志愿文化自觉。着眼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把志愿服务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深化青少年对志愿文化的理解,让青少年明白志愿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完善青少年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志愿服务意识。志愿服务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是青年学生服务社会、成长进步的重要方式,要把志愿服务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发挥志愿服务“助人”和“育人”双主线功能,让大学生在服务与接受服务的互动过程中受到道德熏陶,感悟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在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展现担当、服务社会。
增强社会群众的志愿文化自觉。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作用,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创新探索志愿服务模式,激活志愿服务力量,推动志愿服务融入社会规范,体现到市民公约、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之中,以增强社会群众对于志愿文化的心理认同,并激发他们自觉提高参与志愿服务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情怀。汇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动员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城乡社区志愿服务,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搭建志愿者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合作平台,促进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作者:李婉芝,系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北大学分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