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发展,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4-04-10 11:28 来源:南方网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的时候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就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了重要指示。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他为高等教育下一步的发展高屋建瓴指明了方向,那就是一手抓培养适应新世纪新生产方式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一手着力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将高校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职责落到实处。这两项任务本身也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使命,但是如何谋篇布局、圆满完成,是高校工作者特别是党建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立德树人,为新质生产力培育人力资源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任务,这个任务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二是如何培养人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首先是爱国爱人民、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是内心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培养起来的心智健康、三观正确的优秀青年。他们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原创能力、勇于探索科学技术前沿问题,解决国家和人民面临的各种重大难题。

  高校党建工作者要积极引导高校学生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用信仰增强信心、锻炼恒心,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做担当民族复兴伟业的棋手。

  同时,在不断摸索改革教育理念和创新实践的过程中,高校党建工作一定要切合当下实际需求,按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切实加强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建立起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打造培养创新人才的硬件设施,加快推进高校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全覆盖、升级版建设,完善大学生教育的日常数智化实虚融合场景,促进大学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创新开放学习习惯与思维模式养成。二是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高校推进产教深度协同,建立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协作模式,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加大开放办学力度,积极培养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

  二、做好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持

  高校党建工作一定要坚持一手抓立德树人百年大计,一手抓科研创新对接社会需求。要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扛起科技创新、基础研究、推进强国建设的伟大使命。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初期,在整个工业体系比较薄弱,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同时期国外的情况下,高校拥有雄厚的理论基础和快速获取国外前沿成果的优势,在一些产业的研究上确实引领企业进步,形成了较好的理论指导实践的社会效应。但随着我国几十年来的高速发展,今天国内的很多行业已经和世界先进水平持平,部分行业业已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为了满足企业研发的需求,不少大型企业甚至自己办学、搭建研究团队。可以说,目前高校的研究成果在实用性方面是落后于社会需求的。

  今天的科研除了少数基础理论研究,绝大部分已经从高校主导转为产业界主导。产业界不论是对资金、人才、技术的了解,还是对市场需求、消费者喜好的了解,都大大超过高校。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是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很多时候只凭个人兴趣爱好做研究,没有调查市场没有把握业界动态,一门心思“闭门造车、孤芳自赏”,没有把学以致用的理念贯穿到科研创新中。二是高校的人才评价机制只侧重于论文和理论项目,较少关注成果的社会实用性。

  要改变目前高校研究成果不接地气、不适应社会需求的现状,高校党组织要以“四个面向”为指导,改革高校办学理念。一要做到优化资源配置,让科研成本和科技收益融入高校办学中,提升以科技带动高校综合发展的实效,让更多资源和政策扶持向优秀科研团队倾斜。二要转变观念、认清现实,承认目前科研的方向不再是过去高校出成果企业出实践的旧模式,转为高校配合企业做研发,让高校的师生在配合企业科技攻关的过程中学习提升。三要改革高校评价考核机制,加快完善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考核方式,建立面向不同创新过程的多元、灵活、精准的激励措施,形成更加有利于高水平人才和高质量成果产出的环境氛围。

  作者:张永毅,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江海燕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