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永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

2022-08-19 09:52 来源:南方网

  在7月26-27日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继建党百年大会之后再次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课题。马克思主义因真理性而永葆科学,这是其合规律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因实践性而植根人民,这是其合目的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因开放性而紧跟时代,这是其合发展性的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对于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因真理性而永葆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颠扑不破、无法混淆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神学历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脱离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把人们的目光引向“宗教神学”“绝对观念”等谬误中,将人们的认知导向了宿命论和不可知论。而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坚持实事求是,在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所做的大量探索中不断分析、总结,敢于突破常规,力求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不仅彻底宣告了几千年来的神学历史观、唯心史观等错误思想的破产,还第一次把人类历史置于科学的基石之上。马克思主义做到了从现实的人出发而不是从感觉出发来研究人类的起源,做到了立足于物质资料生产而不是英雄人物的出现来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做到了根据客观的遗址遗迹而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来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些论述表明,具备真理性的马克思主义能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及自然界的生成变化做出具有信服力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因而永葆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因实践性而植根人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还可以改造世界。在具有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得以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得以成立,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巴黎公社革命得以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实践运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人类解放,其实践性、革命性与人民性高度契合。作为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发展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不论是革命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都充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主体作用,并以此作为评判措施得失、具体成效的标准。

  三、马克思主义因开放性而紧跟时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在开放中形成,是在批判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在开放中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传向世界各国的过程中,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得以形成发展。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适应不同时代的需求回答和解决不同时代社会问题的历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

  在不断开放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做到了兼收并蓄、吸收精华,因而总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具备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把握时代脉搏,可以精准地回答不同的时代问题,积极地回应多样的时代要求并完成时代提出的历史任务。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紧跟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必将为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解决重大问题作出新的贡献。

  四、在不断开辟中国化新境界中永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所强调:“全党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而如何实现这种解放,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过程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给出了回答。马克思主义永葆强大生命力的理论特质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验证与传承。因而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永葆强大的生命力。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对内要着眼于社会的主要矛盾。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好该矛盾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着眼于这个主要矛盾,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全过程人民民主”等理论,提出了“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发展目标,完成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这些理论和实践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勃勃生机。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对外要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就不能做井底之蛙、仅仅关注本国发展。应在立足本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全球发展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根据世界发展局势,党和国家领导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价值观;面对当前全球性环境失衡、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等生态自然观。这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举措,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和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吕璐璐,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