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上重视民生福祉,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上立足人民福祉,在生态文明发展规划上突出人民福祉,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对建设美丽中国、共建美丽地球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指出,“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守护好广东的一草一木、万水千山,让这片祖祖辈辈、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热土福地青山常在、秀水长清、空气常新。”为新时代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要践行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制度建设上,构筑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科学体系
要构筑科学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须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首先要围绕人民福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第一,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完善好生态责任体系,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意识,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盲目决策、流于形式等不好的做法予以严格问责,通过相应的法律制度来追究责任。
第二,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污染防治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内的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
第三,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管理监督制度。只有具备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确保各项制度得到充分贯彻落实。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拓宽渠道、广纳民意,坚持多调研、多走访。
此外,要建立健全环境听证会制度。通过举行环境听证会听取多方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提升相关立法和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要建立健全环境诉讼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入海污染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治理制度等制度,全方位保障人民权益,构筑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还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建立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碳普惠机制,完善碳交易市场机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广东力量。
任务分配上,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多方合力
要实现多形式多主体共治共建,充分发挥各方面合力。
第一,发挥政府部门作用。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态政绩观,贯彻落实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服务导向,以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为中心,保护人民群众的环境利益,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解决人民群众难题,发挥好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第二,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社会组织作为民众组织,可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活动方式,更加灵活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在政府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基层群团组织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深度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第三,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需处理好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的关系。企业在开展生产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绿色产业生命力,实行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方式,采取集约型生产方式,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实现低耗能、少污染,力求既取得“金山银山”,也保住“绿水青山”。
宣传践行上,引导人民树立意识自觉行动
要注重宣传实践,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做到自觉环保。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人民群众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要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培育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第一,进行环保文化宣传。要构建环保文化体系,激发环保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带动全社会、全体人民共同建设生态文明。
第二,加强环保知识科普。党和政府要加强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让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化为全民的行动自觉。
第三,拓宽宣传渠道。要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用更加新颖的形式和更加有趣的内容使环保知识趣味化、新颖化,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其了解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环保行动,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到实处。
具体举措上,落实多方环保举措
要坚持绿色低碳,做好多方环保工作。
第一,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有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第二,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打造“碧水蓝天”大美广东,抓好重点河库支流、城乡黑臭水体、珠江口邻近海域的污染治理,持续提升水体质量、空气质量。
第三,要持续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推进绿美广东、古树名木保护等行动走向纵深。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以南岭国家公园为龙头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保护和利用好华南国家植物园等资源,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
作者:林晓燕,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