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何:新岭南文化的出场
从历史角度来看,岭南文化是厚重博大的,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很有特色的一支。这与岭南地处边缘、对外开放、包容创新的特色有很大的关系。中国近代以来的重大事件,鸦片战争、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岭南从来没有缺席过。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岭南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解放。所以说岭南不只是产生经济、科技、企业家的地方,它更是产生理念的一个重要场域。
从现实角度来看,当下我们面临的文化现代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文化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民族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岭南的今天。所以我们说,文化现代化有双重的时代功能:一方面是文化自身按照规律、逻辑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文化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巨大的精神能量。
面向未来,文化软实力与文化领导权竞争日益加剧。广东地处“两个前沿”,在地理位置上是“交汇处”,在文化上是“交融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是“交锋处”,地位独特、使命重大。岭南文化的创新,或者称之为新岭南文化的出场,不仅是为了保持岭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更重要的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展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能够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彰显中国的文化多样性以及区域文化的韧性。这种文明焕新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也是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之下,探索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岭南实践。
二、何为:新岭南文化的构建
新岭南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当代形态,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积极探索。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新岭南文化继承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时代需要和人民需求,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文化理念、文化供给、文化传播、文化消费的新技术、新形态,呈现出岭南文化的新气象。
(一)新观念:岭南文化的价值导向
岭南文化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包容性,善于吸收不同文化的精髓。这种文化的韧性使得它在现代化进程当中能够不断地创新和演变。广东在观念文化、精神文化方面的持续创新,不仅为改革开放赋予了巨大能量,也极大地提升了广东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地位和形象。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包容开放的文化理念、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都是岭南文化的瑰宝。
(二)新业态:文化竞争力的主渠道
文化需要载体、需要形态、需要产品,才能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才能走向世界。未来文化产业有四大业态,即科技引领型、跨界融合型、版权衍生型和沉浸体验型。从这四大业态来讲,未来岭南文化的发展需要形成四个“力”,包括数字化驱动的数字文创发展(科技驱动力)、不同要素融汇共生的新型文化航母(跨界整合力)、国潮消费激发下传统文化的双创(创意生产力)以及AIGC等数字技术参与的新型文化体验(交互创造力)。
(三)新消费: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发力创生新消费场景
岭南的文化消费十分兴盛,应如何从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发力,创生新消费场景,来刺激文化生产?当下的国潮消费、分众消费、延时消费、共享消费是重要的增长点。我们可以创造无数新消费场景来激发文化生产活力,这与内需供给侧改革、发展国内大循环的方向是一致的。
(四)新传播:以新IP打造提升区域(城市)形象
各个领域IP的创造创意,其命名和传播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要通过创意激发传统的活力,例如岭南的非遗就需要进行业态创新、加强传播。非遗产品不会自动生产价值,要将它的符号转嫁到其他载体上面,最后才能产生IP、形成赋能。
三、如何:新岭南文化的创造
焕新岭南文化要创新机制。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焕新岭南文化要理顺关系。要理顺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文化和科技的关系、守正和创新的关系。
焕新岭南文化要打造精品。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载体、找准模式、打造精品,以创新思维打造岭南文化的时代品牌。
广东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铸就了传统岭南文化的辉煌。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蓬勃发展的当下,要以传承和创新为驱动,深度挖掘岭南文化的时代内涵,持续深耕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精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就能让岭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魅力、强大活力,让岭南大地成为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在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展现广东的担当。
——节选自李凤亮教授在“新时代文化使命与岭南文化传承创新”学术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