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高度一致性,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完善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提升了如何建设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新认识。
伟大建党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厚重深远、绚烂多彩,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理论来源,两者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内含着中国式的世界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国古代的《礼记》畅想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先秦时期《伐檀》的质问,反映了对剥削制度下社会现象的质疑,魏晋时期的《桃花源记》和近代康有为的《大同书》描述了“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是自古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延续。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内含着中国式的发展观。伟大建党精神伴随着早期的先进分子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状,在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中而产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目的是除旧布新,为建设一个新的社会制度而诞生,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诞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本质上是实施社会制度的创新,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这样一种“新”的思想的凝聚和升华。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内含着中国式的历史观。人类社会进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但外力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旧的社会形态灭亡的过程越是充满斗争性,越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因而,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充满着斗争和牺牲,这一点为中国历史所实证,并为伟大建党精神所概括。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内含着中国式的民本观。中国传统文化素有重民、先民的传统。《大学》论述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思想。《五子之歌》体现了民贵思想,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主张。“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高度契合了以人为本的民本观,是中国式民本观的时代表达。
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国革命红色文化的直接影响
中国革命红色文化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文化,熔铸于建党实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启航,以伟大建党精神矢志不渝推动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不同时期凝聚升华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
在土地革命时期,尤其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在根据地红色政权建设的历史上,形成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在伟大的长征途中,形成了“乐于吃苦、勇于战斗、重于求实、善于团结”的长征精神。在延安奋斗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并升华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形成了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为主要内涵的抗战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在苦难辉煌的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革命精神,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革命红色文化的主体,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和规律性的认识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弘扬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不同战线、不同领域形成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不同的战线、不同的领域形成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等。这一系列精神构建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生动演绎了伟大建党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近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大建党精神的主体是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分子,伟大建党精神所映照的客观对象是创建中国共产党这一伟大历史实践,伟大建党精神因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中,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博大精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构筑起来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道,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作者:倪新兵,系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刘武,系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副教授。此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研究》(项目编号:GD20CDS05)成果)
原文刊载于《南方》杂志202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