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用好“有利条件”,走好“必由之路”

2022-09-15 17:16 来源:南方杂志 王晓丽 闻鑫静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五个必由之路”和“五个有利条件”重大论断。“必由之路”和“有利条件”相互孕育、共生共成、协同发展,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实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发展为党的高度理论自觉,为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中继续取得成功,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的重要时期,两个重大论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明确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靠什么前进的根本性问题。只有以“有利条件”为基础,以“必由之路”为根本遵循,才能顺利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实质性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在回答历史之问中确立党的领导地位与历史优势

  人类社会的历史之问,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之问,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在解答历史之问的百年实践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成为首要规律遵循,“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首要战略性有利条件,这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意味着中国革命有了凝聚革命力量的新组织,意味着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有了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三个历史阶段,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条件、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体制保证和物质财富,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定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回答道路之问中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主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年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客观地证明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性有利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年来的建设成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践经验上升至社会发展历史规律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彰显,且成为未来继续成功的战略性有利条件。同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强大生机和活力,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回答人民之问中铸牢人民历史主体和社会主体地位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百年历史就是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造历史的伟大历程,中国的历史伟业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创造的,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人民作为历史主体、作为国家的主人,制度性地破解了西方国家天然存在的、由于社会与国家间利益对立而引发的政治对立,社会稳定与国家稳定因人民历史主体和社会主体地位的统一取得创造性成功。这一成功是基于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有利条件。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迎难而上,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基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前提下创造出的世界奇迹。

  在回答时代之问中贯彻新发展理念积累坚定基础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只有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收入经济体,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这一发展壮大过程既以改革开放创造的物质标定为前提,也进一步积累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定基础,是又一战略性有利条件。

  进入新时代,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本质是高质量发展。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智能化,创新力、需要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从需求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催生新的需要。从投入产出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分配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从宏观经济循环看,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畅通,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经济发展比较稳定,不出现大的起落。

  简而言之,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创造更为坚定的物质基础,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在跳出“历史周期率”中发挥党和全体人民主动力量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人民民主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提出以党的自我革命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方案,并把人民民主推进至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阶段。两个方案从内外两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保驾护航。“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是跳出“历史周期率”方案的应有之义。

  我们党是一个有着9500多万名党员、48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党,是一个在14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自身建设关系重大、决定全局。在党的百年建设历史中,我们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丰富思想成果。这些都是百年来,党管党治党的实践成果,印证中国共产党对自我监督这一世界性难题、国家治理之“哥德巴赫猜想”的探索历程,镌刻了中国共产党回答“窑洞对”的实际行动。党的建设过程与全国各族人民历史主动精神的发挥密不可分,党的自我革命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价值旨趣;“听党话、跟党走”,是全国各族人民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前提和基础,两者统一于并证成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实践。所以,党的自我革命、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也是新时代我们继续取得成功的规律遵循和战略性有利条件。

  [作者:王晓丽,系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闻鑫静,系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2022年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重大研究专项“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百年历程研究”(项目批准号:GD22ZDZ01-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原文刊载于《南方》杂志2022年第7期

编辑:曹晓静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