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2月25日,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与广东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的首届乡村振兴塘口论坛在阳江市阳西县顺利举行。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麦均洪,中共阳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骁婷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研究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省社科联学术顾问郑永年教授,广东省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细康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卫华教授,广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延明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创新”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罗必良,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院长吴克昌教授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或主题发言。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曾赠主持开幕式。华南理工大学“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志才,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林辉煌分别主持主旨演讲和圆桌沙龙。
首届乡村振兴塘口论坛现场
开幕式上,张知干书记指出,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广东举全省之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起步之年,我们把乡村振兴论坛创设在小镇塘口,就是要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使命感,积极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献计出力,既是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有力体现,同时也是推进理论创新、学术创新的大胆尝试。
麦均洪副书记指出,高校作为教育与科技资源的智力高地,需要以学科优势、专家智慧、科技引领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引导乡村走出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华南理工大学始终坚持融入发展促发展,立足国家战略,聚焦广东实践,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力,坚持大教育帮扶接地气、数字化引领添底气、人才队伍输送聚人气,为“塘口经验”提供了华工方案。
杨骁婷常委指出,省社科联联合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在塘口镇全力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领导的高位推进,有专家们的跟踪式智力赋能,更有工作队的陪伴式帮扶,初步打造了功能组团、优势互补组团式帮扶的典型示范。塘口虽小,却能瞭望整个大广东,从理论的层面凝练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的广东智慧,从实践的层面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广东实践,推动广东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研究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随后,阳西县政府与华南理工大学“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在论坛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阳西县人民政府与华南理工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论坛现场,专家还联合发布了《支持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专家宣言》,就共同推进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达成五条共识:共担时代使命、共谋发展之计、共扬科技之先、共筑人才高地、共聚多方合力。
专家联盟发布宣言
在主旨演讲环节,8位专家学者从多个视角讨论了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富有问题意识和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本次论坛还开展了“对话乡村·圆桌沙龙——百千万工程:理论对话实践”环节。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卫华,广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延明,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暨南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名誉院长、南方日报社原社长杨兴锋,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黎,《南方智库专报》主编,广州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王永平,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文宏,华南农业大学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万俊毅,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教授谢治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食品学院副院长、教授肖乃玉,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魏立华,广东省现代社会评价科学研究院理事长林炜,阳西县副县长叶汝现,塘口镇委书记叶植缅,广东省社科联二级调研员、省驻塘口镇工作队副队长、驻平西村第一书记孙令书,塘口镇周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世翕等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热烈讨论,畅所欲言,凝心聚智,建言献策。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