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广州举行《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5)》《乡村振兴蓝皮书:广东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5)》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郭跃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冀祥德出席活动并致辞。
此次发布的《乡村振兴蓝皮书:广东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5)》全面记录2024年广东省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成果,系统呈现广东在稳粮保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领域的创新探索,重点分析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土地制度改革、人才振兴等关键议题,深入剖析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海洋牧场发展、农文旅融合等特色实践。2024年,广东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313.4万吨,创下2006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单产提升至391.5公斤/亩,创历史新高,在经受了25轮强降水和10次台风袭击的严峻考验下,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三增三高”。此外,一批粤字号农产品品牌走向全球市场,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3年的2.67:1缩小至2.31:1,城乡融合、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越来越多的休闲农业重点县、村,成为城里人的“诗和远方”。
《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5)》全景式呈现了粤港澳三地齐心协力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湾区活力文化、绿色发展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制度型开放高地等领域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开辟出一条全面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湾区特色的国际一流湾区建设新路子。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以14.79万亿元的经济总量,超越了纽约和旧金山两个世界级湾区,与东京湾区并列全球经济规模第一梯队;“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五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据今年8月份的最新报告,已跃居全球首位);内地9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1%,香港、澳门的总出口货值分别增长8.7%、1.1%。一系列硬核数据,铿锵有力地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锚定“一点两地”的新定位,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大湾区样板”和范例。
郭跃文在发布会上致辞,介绍了两本蓝皮书的主旨和要义。他表示,今年的研创成果为读者展现了广东乡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也让大家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凯歌以进、卓有成效,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为更多人了解广东乡村、了解大湾区提供科学参考。
冀祥德在致辞中表示,广东社科院蓝皮书系列已经列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出版工程智库篇,是主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两本蓝皮书的发布,不仅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地方知识图谱,也为地方致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分析框架和可复制的创新路径。
广东省社科院系列蓝皮书是广东重要的智库学术品牌,涉及社会经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已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广东的重要窗口。据了解,明年蓝皮书系列还将推出海洋强省建设报告,形成“3+1”格局。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曹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