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2024岭南学术论坛之“岭南文化与制造业城市高质量发展”专场在中共佛山市委党校举办。本场论坛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中共佛山市委党校、佛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来自中央和全省各地党校、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集聚一堂,畅所欲言,共同探索岭南文化与制造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路径。佛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周紫霄,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余鸿纯,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林盛根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航主持。
开幕式上,周紫霄对出席论坛的各级领导、嘉宾及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佛山是岭南广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制造业创新的高地。佛山始终致力于推动产城人文融合、推动岭南文化与制造业互促融合,这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已根植于每一位佛山人的血脉中,成为一种坚定不移、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城市精神品格。希望在此次论坛上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激荡出更多的学术成果,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余鸿纯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指出,本场论坛是一场思想盛宴、学术盛会和文化盛举,是学术助力高质量发展并不断深化实践的精彩缩影。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实践指向,以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真正做到以文铸魂、以文赋能,让岭南文化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开放包容理念、务实进取品质和商业文化传统深度融入到制造业发展,推动制造业在产业升级、品牌塑造、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打造更具文化魅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高质量制造业名城,更好助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林盛根在致辞中表示,全省党校系统要紧扣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多种形式加快推动研究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积极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要充分运用好广东社科联的学术平台,深入交流、共研共建,加强对国家、对广东省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的对策性思考,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
本场论坛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岭南文化‘双创’研究”等内容展开,专家学者分享真知灼见,共话发展新趋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李鹏,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佛山大学旅游系教授、广东省非遗研究基地主任谢中元分别就相关主题作了主旨演讲,6名论文作者代表作了研讨交流。
李鹏在主旨发言中谈到,“制造业当家”可以概括当下中国经济的特点,而佛山的制造业更有“烟火气”。国内先进的制造业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一定要和现在的国家战略和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进行结合。朱克力表示,佛山在上一轮的经济发展中是排头兵,特别是在制造业发展中发挥了标杆作用。这一轮尽管遇到了内外挑战,相信运用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这样一些新质生产力的方法和工具,可以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谢中元指出,岭南文化和制造业需要双向奔赴,可以通过推动岭南文化“双创”,大力发展岭南文化的衍生态,让岭南文化和制造业产生链接、对接、契合。
11月9日下午,参会人员先后赴广东工业设计城、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参观调研,深入了解佛山在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和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的实践探索。
来源:广东人文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