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激活新商科创新人才“新质”引擎

2025-11-24 15:37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商业领域中的广泛运用,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直播电商、智能供应链、数字金融等新业态层出不穷,正在重塑全球商业竞争格局。传统商科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以“科技+商业+人文”融合为核心的新商科教育应运而生,成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的关键路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为新商科发展指明方向。在此背景下,培养新商科人才,不仅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更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关乎国家在全球商业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与长远发展。

  供需适配:开辟产教融合新路径

  深度融合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高校的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相结合。一方面,把企业“请进来”,定期举办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对产业发展趋势进行深度剖析,聚焦市场导向和产业升级需求,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设符合新兴产业需求的特色课程模块,如数字营销创新、智能供应链管理等。另一方面,带领学生“走出去”,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企业,建立“企业导师+校内教师”双导师指导的学生商业项目小组,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开展课题研究。

  建立动态需求反馈机制。依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的重要指示,构建“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及时反馈—动态调整”的全链条动态需求反馈体系。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精准把握当下企业对新商科人才在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等方面的需求。将人才需求预测报告与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紧密结合,建立快速响应的反馈机制。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教学计划等培养环节,使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适配,真正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

  数智赋能:打造学科交叉新矩阵

  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将新技术融入商科课程,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教育。增加人工智能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商业决策等课程,构建“基础课程+数智技术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采用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模拟创业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入真实商业案例和行业数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

  强化教师队伍数智能力。构建“基础—进阶—高阶”三级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培训与进修。基础层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机器学习基础算法、数据分析工具等入门知识;进阶阶段,邀请行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在商业决策、客户关系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度教学;高阶部分,选派优秀教师参与国际前沿学术会议与企业高端研发项目,接触最新技术与理念。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充分整合高校内各学科资源,打破传统学科边界、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创新。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由商科、理工科、人文社科等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指导,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实践项目,依据项目特征与需求,为学生配置“主导师+副导师”的指导模式。主导师承担项目整体方向把控与协调职责,副导师则从自身专业学科视角提供专业建议与技术支撑。

  平台重构:构筑创新人才新高地

  搭建数智化学习与实践平台。以智能化技术为支撑,打造集成在线课程、学习资源库、虚拟仿真实验等功能的综合性学习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精准推送适配的学习内容与进阶方案。引入VR、AR技术,构建高度还原真实商业场景的沉浸式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深入理解商业运作逻辑,提升商业决策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优化平台功能配置。充分整合学校资源,升级实践平台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与实践硬件环境。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团队成员涵盖学科专家、技术支持人员,为学生提供课程咨询、技术指导、设备维护等一站式服务。定期收集并整合国内外前沿商业理论、行业案例与研究成果,丰富学习资源库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商科知识与行业动态。

  深化校企合作网络建设。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渠道,构建广泛且深度的校企合作网络。与行业领先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模式,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实验室与创新中心。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围绕企业实际运营中的技术难题与市场需求,共同开展科研攻关与课题研究,让学生深度参与从项目调研、方案设计到落地实施的全过程,在实践中提升商科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培养新商科人才的创新力,本质上是教育强国战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通过动态需求反馈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国家产业升级同频共振;依托学科交叉融合,培育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借助校企深度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些举措不仅为高校新商科教育注入活力,更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储备战略人才资源,助力在全球商业变革浪潮中抢占制高点,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作者:杭行、曾倩,分别系成都大学商学院团委书记、成都大学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本文系四川省2024-202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探析》成果[项目批准号:JG2024-0932])

编辑:胡伟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陈学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