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传承礼乐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04-22 11:28 来源:南方日报

  中国礼乐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五千年的发展,汇聚出一套庞大的“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传统习俗,其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构建出一套完善的伦理道德、社会准则,并得到广泛的传播。关于礼乐的本源,《礼记·乐记》有相当具体的阐释:“乐者,天下之和也;礼者,天下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则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周公“制礼作乐”,确立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基础,孔子则以“仁”释“礼”,把“礼”“乐”从形而下的制度层面拓展到形而上的思想层面。哲学家牟宗三认为:“盖吾民族数千年之历史,乃一高度文化贯注于其中之历史,乃以儒家之德化与礼乐文教为骨干之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得益于孔子以人为本的仁学思想,使得各种民族、各种文化都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人人平等的大家庭。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挖掘礼乐的社会文化功能,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礼之用,和为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观念。礼乐文化最基本的特征和核心观念是“和”。《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和”是先王之道的美德,小大由之。由此可见,礼主差异,主导着社会秩序。“礼”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治理手段,不仅有助于建立一个完善的政治体系,维护传统、整合各民族,还能够促进国民的独立性。《左传》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是古代政府维护和管控社会的手段,“礼制行矣”标志着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政府管理方式。如果说,礼偏于有形的规范,乐则偏于无形的情感,乐与礼一样,也是一种社会治理手段。乐主和,建立起社会调和机制。《礼记》云:“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乐”有助于协调社会关系,安定民众的情绪,“乐者天地之和也”。礼和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文脉,也是传统社会的两大基石,“礼”以治身,“乐”以治心,二者共同作用于社会生活,使全社会遵循礼乐文化秩序,“礼乐和合”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观念。

  “缘情以制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诉求。古人云:“君子以礼饰情”。礼乐文化的情感功能可以追溯到“缘情以制礼”,它源于古代人们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充满情感的社会文化。在儒家看来,“礼”存在的首要一点就是使情感能获得抒发和满足。《礼记·乐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对于古代的礼制、礼仪来说,倘若没有真情实感作为基础,礼之制定践履便失却了意义。真正的礼发源于人之真情,同时亦表现情、文饰情,又培植情。礼本于仁,或者说礼发乎情;然则人情之动每有过与不及,过则伤人伤己,不及则情味单薄,即所谓“礼胜则离”、“乐胜则流”(《礼记·乐记》)。故古人云:“从心所欲,不逾矩”,礼顺人情,礼又止乎义,须以礼治人之情,或节制之,或兴发之,终使之归于合宜适中,并基于此建立稳定和谐的秩序,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诉求。

  “里仁为美”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突出标识。《论语·里仁》中提到“里仁为美”,意为追求内在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是最美好的事情。礼乐文化许多经典著作都蕴含着深厚的审美思想、艺术底蕴和精神内涵。如《礼记·乐记》被看作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音乐美学著作,《论语》《孟子》更进一步发展出许多重要的审美观,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学者徐复观认为,礼乐不仅仅具有艺术化、规范化人类行为的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审美作用,它能够激励人们追求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完整,从而达到调节内心情绪、增强内心智慧、提升内心境界等多重目标。礼乐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审美文化,礼乐文化中的许多仪式和器物不仅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而且还能够激发出人们对审美的追求。“里仁为美”的核心功能就是召唤人们回归生命的本然状态,主张用艺术传达人性道德的底线,展现艺术的深刻内涵和审美文化价值,使人成为自由自在的“里仁为美”的人。这不仅是《礼记·乐记》中最重要的思想,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的标识。

  “克己复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途径。众所周知,礼乐能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儒家主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通过礼乐的教化实现,成为一个真正的仁者,从而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中国儒家礼乐文化是一种重视人的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的哲学体系。在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相互关联的,而且都是通过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和实践行为来实现的。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并认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强调人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思想,仔细审视自己的言谈举止,使自己的言谈举止不会违背礼仪,这就叫做“复礼”。“克己复礼”能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健康,而且也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实践自身的道德价值观,从而达成内外兼修的境界。

  中国传统礼乐思想拥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其中包含了对于个性、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重视,且通过精致而完善的仪式来维护这些观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华民族深刻认知世界和追求和谐、尊重他人、追求良好行为准则和精神境界,构成中国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支柱。中华礼乐文明不仅仅是一个完善的文化体系,而且提供了一个文化连续性和统一性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华夏文化的基本精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作者吴雁,单位系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合署)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图像传播研究”(编号:GD20CXW06)的研究成果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